《7.朱庆-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朱庆-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 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数字中国建设“两个环境”国内:数字治理生态国际: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数字中国建设“两大能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数字中国建设“两大基础数字安全屏障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体系
2、数字中国长期存在的痛点多专业分散!多阶段分离!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根据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2022年面向全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应用现状线上调研(收到340份有效问卷)结果(智慧城市系列丛书之实景三维应用与发展,中国电力出版社,2023)根据对实景三维建设与应用的主要业务分析,当前的首要应用目标是可视化,占比高达90%!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全社会的数字化需求升级实景三维数字孪生表达对象现实世界中的自然与人造实体人机物三元空间中的实体及其行为表达模型以三维表面模型表达为主,例如三角形网格模型,并且通常按一定
3、时序方式进行更新以三维立体结构实体化表达为主,例如体素模型,并保持实时动态更新数据源以空天地多源测绘技术手段获取的点云和影像等数据为主以勘察、设计、建设和运维全生命周期持续更新的数据为主,包括物联网传感网实时感知的数据,以及机理模型和经验知识等建模技术三维几何与外观(纹理、材质)建模三维几何结构与外观(纹理、材质)建模+动态行为(物理、化学)建模从2D到3D和4D从点线面独立表达到生命共同体一体化表达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从分散的4D产品到融为一体的实景三维模型多模态、多尺度、多语义数据按需组装重构消除多源异质地理数据的几何不一致、纹理辐射差异,构建全域多尺度高精度实
4、景三维地理场景模型泊松融合框架构建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DOM)基于语义特征点的多点云数据无标靶配准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尺度TIN与Grid无缝融合多尺度异构地形数据融合(DEM)二维矢量数据(多分辨率纹理化处理,三维表面映射)三维表面模型无缝融合多维几何模型真实感融合智能三维模型:数据丰富的构件以及与其他构件之间的关系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需求与应用赋能框架一体多态多细节层次适时更新按需组装实体重构非空间数据空间化时空关联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3大类标准化基础产品:地理空间实体模型、地形景观模型和城市景观模型1大类可定制的专题产品
5、:地理场景模型产品类型精度比例尺分辨率模态语义属性时效性地理空间实体模型1/5百-1/5万厘米级到10米级2D/3D矢量、点云、体素、BIM外观、功能、行为按需更新地形景观模型1/5百-1/5万亚米级到10米TIN、Grid、点云、2D/3D矢量纹理、地形特征、地物分布适时更新城市景观模型1/5百-1/1万厘米级到米级TIN、Grid、点云、BIM、体素、2D/3D矢量地上下室内外立体结构、相互关系动态更新地理场景模型1/5百-1/2千厘米级到米级TIN、Grid、点云、BIM、体素、视频、2D/3D矢量IOT动态接入、增强现实持续更新实景三维中国产品体系:3+12 0 2 3 跨界融合创新应
6、用合作发展大会报告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技术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形成统一设计和分级建设相结合、国家和省市县协同实施的“全国一盘棋”格局。坚持“只测一次,多级复用”的原则,在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覆盖区域,只基于已有成果整合、不重复生产,在非覆盖区域进行新测生产。2023年1月4日实景三维成都技术方案评审2023年5月6日实景三维四川建设实施方案专家论证“实景三维成都”建设项目市级工作经费测算共计9441万元,按经费来源,其中3354.13万元纳入智慧蓉城建设专项资金保障,6086.87万元纳入市本级部门预算保障。“实景三维成都”建设项目区(市)县(不含五城区)工作经费测算共计6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