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2020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研究院:2020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0 年 3 月 2020 年 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系列 报告 2019 旅游经济运行盘点 及 2020 年发展预测 1 2020 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 布2019 旅游经济运行盘点及 2020 年发展预测 系列报告(八):2020 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报告显示,2020 新冠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将持 续至年底,国内旅游市场需要一个季度的恢复期, 入出境旅游则需要更长的时间。2020 年旅游市场 将呈“U”型发展,快速探底但不至于过度悲观, 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推进“防控型复工”,直至全 面旅游业全面复工, 将是旅游业有序推进 “暂停键” 复位的应有节
2、奏。 一、新冠疫情防控及对宏观经济影响研判 1国内疫情有望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 2019 年 11 月底初现端 倪,2020 年春节期间启动全国性全面防控。2 月 中旬疫情出现高峰,此后逐步下降,预计 3 底至 -4 月中旬将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 著成效, 多数地区工作重心逐渐转入有序复工复产, 包括旅游在内的众多行业产能逐步回升,经济社会 循环更加畅通。 2 2020 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2. 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影响值得关注 本次疫情被 WTO 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特别是日韩、意大利、德国等疫情蔓延, 全球产业链将受波及, 世界经济可能出现整
3、体收缩, 我国外经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如果说“非典”疫情 仅是经济上行期间的一股短暂“寒流”,仅延缓了 实体经济快速抬升的势头。此次肺炎疫情,则是经 济下行通道中的一次意外退坡。当然,我国经济已 经由“非典”时期的规模主导向如今的质量主导型 转变,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强。在需求反弹和政策推 动下,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将实现反弹。中国经 济增长更多依靠国内消费驱动的趋势没有改变,加 图 1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 2 全国疫情新增趋势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武汉其他地区湖北 (除武汉) 1/28 2/1 2/5 2/9 2/13 2/17 2/21 2/25 2/
4、29 3/2 100,000 10,000 1,000 100 新增确诊新增疑似 1/28 2/1 2/5 2/9 2/13 2/17 2/21 2/25 2/29 3/2 3 2020 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上政府采取了有效的疫情防控及对冲调控措施,国 民经济也有望率先走出疫情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 资金的“避风港”。 二、新冠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将持续至年底 受疫情影响,整个一季度有组织的旅游活动全 面停止。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旅游 市场将呈现先周边、再国内,后出境,最后入境的 复苏顺序。国内旅游市场需要一个季度的恢复期, 入出境市场的恢复变数较大,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全面影响将持
5、续至年底。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主要集中在一季度,2 月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 3 月。根据旅游研究院与中国联通课题组基于信令大 数据的监测,外地游客(不含本地客群)疫情初期 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超过 20 公里。随着疫 情蔓延,外地游客目的地的活动半径快速缩减,至 2 月 11 日,这一指标降收缩了近八成。此后,外 地游客目的地的活动半径呈现稳步扩大的趋势,3 月 1 日重新恢复到 10 公里以上。同期,城市居民 活动半径在 2 月 15 日低点后持续扩大,春暖花开 4 2020 年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出门走走的人越来越多。清明和五一假期旅游市场 有望复苏, 较大概率于七月份恢复避暑旅游的
6、常态。 餐饮、酒店、娱乐、开放性景区在疫情解除后,基 本 1 个季度左右就可以修复,封闭性景区、主题公 园等游客密集旅游吸引物则需要更多时间恢复。 入境旅游将迎来 10 个月收缩期,出境旅游 影响将超 1 个季度。综合考察 1918 年西班牙流 感、1957 年亚洲流感、1968 年香港流感三次全 球近百年最大疫情的全球范围传播及其对经济社 会的影响,本次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对 图 3 新冠疫情以来城市居民及外地游客目的地活动半径(公里) 25 公里 城市居民活动半径外地游客活动半径 20 15 10 5 0 3 月 3 3 月 2 3 月 1 2 月 29 2 月 28 2 月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