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202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智库: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2023)(10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韩 健目录1未来产业概述3站在历史看未来: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分析2站在现在看未来:主要国家战略举措5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4站在未来看未来:未来产业成长性评估分析6发展对策与建议未来产业概念的内涵:未来产业是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发展潜能极大,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依赖度高,涵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深海空天、能源环境、新型材料等领域,通过长期培育,在未来5-10年内梯次产业化,10-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代表未来
2、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前沿产业。融合性引领性前瞻性不确定性阶段性突破性一、未来产业概述主要特征颠覆性研究集群式、融合式创新加速,不断催生新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新冠肺炎疫情、数字鸿沟、气候变化等国际性普遍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加快了未来产业培育的步伐未来产业成为大国博弈新赛道,全球主要国家聚焦关键领域抢占竞争制高点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对未来产业相关领域进行合理化规制、设定红线已成共识智能、低碳、健康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信息、新能源、生物等将是全球各国近期聚焦的主要领域各国政府将出台更有力的产业政策,持续推动本国未来产业加速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为未来产业全球化发展增加
3、了不确定性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加速融合,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范式2发展动向演进趋势二、站在现在看未来:主要国家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美 国德 国法 国日 本韩 国 技术预见调查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聚焦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营造未来产业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以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创建独特的协同创新体系和分工机制 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提升未来产业持续竞争水平 通过滚动监测跟踪评估未来产业发展情况 以国家战略和政策牵引未来产业发展 建立多种投资体系促进未来产业发展 打造未来产业国内国际标准化竞争能力 利用民意调查实现在未来产业领域方面的共识 政策与投资双管齐下促
4、进未来产业发展 以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核心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培育未来产业人才 构建需求导向型的发展优先级调整机制 完善多层级科技决策咨询协同工作机制 强调立法对于科技政策可持续性的保障作用 设立专门研究机构整合未来产业创新链 重视未来学普及和科学技术人才引育 社会5.0愿景为未来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投入多元资金促进未来产业发展法规政策以一系列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法案、战略规划、报告、政策性文件等对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指导、针对性的扶持、规范性的监督和普遍性的要素保障。投入机制资金来源主体主要有:政府研发投入、政府补助、企业投入、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社会捐赠等。人才培养未来产业的发
5、展依赖于科技创新人才,各国均在加强STEM基础教育、引进优秀人才、以及加强对员工培训等方面积极行动。其它开展早期的技术预见和技术调查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设立未来产业研究和发展的专门机构,加强协同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机制建设,对未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调整等措施。45三、站在历史看未来: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发展模式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发展模式政产学研联合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相关理论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资源配置方式:主要由政府主体决定,政府通过计划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即政府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蓝图,并按照预定政策、战略或规划,通过经济、
6、法律、行政等手段将社会资源分配到未来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地区、领域等,大力促进未来产业发展。主要特点:有望短期内有计划地解决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性问题;有利于集聚资源,促进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展;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的巨大浪费 案例:美国举全国之力发展量子科技产业日本以物联网为突破口重振信息通信产业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自主创新为辅的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自由竞争为主,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企业与市场直接发生联系,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产品价格等信息变化,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地调整社会资源分配;政府仅通过政策法规、科研项目、政府采购等方式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方向指引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