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公司深度研究报告:稀缺电影央企受益三条主线催化有望迎来成长新篇章-230325(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公司深度研究报告:稀缺电影央企受益三条主线催化有望迎来成长新篇章-230325(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证 券 研 究 报证 券 研 究 报 告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影视影视 2023 年年 03 月月 25 日日 中国电影(600977)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推荐(首次)(首次)稀缺电影央企稀缺电影央企,受益三条主线催化,受益三条主线催化有望有望迎来迎来成长新篇章成长新篇章 目标价目标价区间区间:16.52-18.88 元元 当前价:当前价:14.17 元元 中国电影是全产业布局的央企龙头中国电影是全产业布局的央企龙头。中国电影成立于 2010 年,母公司为中影集团(中宣部直属单位)
2、,是传媒文化类的头部央企。公司较早实现电影全产业链布局,截止目前拥有发行、创作、放映、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其中发行+创作+放映+科技贡献绝大部分收入,1)发行板块贡献收入大头(22H1营收占比约 41%),主要包括进口片及部分国产片发行;2)放映板块(22H1营收占比约 24%,包括影院投资+电影院线)基本维稳;3)创作板块(22H1营收占比约 14%),电影/剧集内容生产为主;4)科技板块(22H1 营收占比约15%,电影器材收入,中影巴可&中影巨幕&CINITY 等)增长迅速。进口发行壁垒深厚,进口发行壁垒深厚,创作板块创作板块与科技板块体现积极变化。与科技板块体现积极变化。1)发行
3、板块:)发行板块:公司是国内唯二承担进口片发行的公司之一,进口片发行业务壁垒深厚,收入主要随进口片票房波动。此外,公司也承担部分国产电影发行,贡献收入弹性。2)创作板块:创作板块:公司产出票房超 20 亿头部电影已达 13 部。未来将积极发力主投主控,同时将在主投主控框架下积极蓄力主流商业片+类型片的多元化发展。公司过去有丰富的内容投制经验,且已有部分较为成功主控影片产出(主旋律&商业片&类型片皆有涉足),战略加持下有望实现主投主控能力的迅速提升,进一步改善创作板块毛利率并贡献较大利润弹性。3)科技板块:)科技板块:力推 CINITY国产高格式电影系统,技术已获得国际认可,与中外商业大片合作密
4、切,已有一定市场认知,有望在疫后实现较快增长。当前已与万达电影、横店影视达成战略合作。此外,公司也拥有优质的影院与院线资产,有望在疫后困境反转。受益三条主线催化,公司业务受益三条主线催化,公司业务兼具成长性兼具成长性+确定性确定性。展望 23 年,公司将受益 1)疫后电影大盘复苏,业务有望顺周期修复。我们预计中性情况下,23 年电影大盘票房可达 553 亿,恢复至 19 年大盘的 86%,公司全产业链业务有望跟随大盘实现顺周期修复;2)内容供给增加。公司拥有进口片发行牌照优势,受益进口片发行增量。假设 23 年电影大盘为 553 亿,进口片票房占比恢复至近似 19 年同期水平(约 35%),有
5、望为公司贡献 7.7 亿利润增量;3)公司作为传媒类头部央企,有望受益国企价值重估。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疫后全产业链的顺周期修复机会,进口片供给增多为公司带来较明确的进口片发行增量。同时公司 23 年起也积极发力主投主控内容及 CINITY 高格式电影系统的推广,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此外,公司作为传媒类头部央企,有望享受国企价值重估利好。我们预计公司 2022/23/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8.81/10.93 亿元,同比增速-198%/480%/24%,当前股价对应-114/30/24 倍 PE,参考可比公司(博纳影业、上海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23 年平均 PE
6、 估值,考虑到公司进口发行业务修复更具确定性+内容及科技板块积极变化,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35-40 倍 PE,目标市值308-35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6.52-18.88 元,首次覆盖,予以“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进口片票房不及预期;谅解备忘录影响公司发行分成;内容上线表现不及预期 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财务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主营收入(百万)5,816 3,455 7,312 8,910 同比增速(%)97.2%-40.6%111.6%21.9%归母净利润(百万)236-232 881 1,093 同比增速(%)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