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公司研究报告-电影全产业链龙头国企担当行稳致远-230331(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公司研究报告-电影全产业链龙头国企担当行稳致远-230331(18页).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公司公司报告报告|首次覆盖报告首次覆盖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600977)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3 年年 03 月月 31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行业 传媒/影视院线 6 个月评级个月评级 买入(首次评级)当前当前价格价格 14.02 元 目标目标价格价格 元 基本基本数据数据 A 股总股本(百万股)1,867.00 流通A 股股本(百万股)1,867.00 A 股总市值(百万元)26,175.34 流通A 股市值(百万元)26,175.34 每股净资产(元)5.90 资产负债率(%)37.63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14.94/
2、9.61 作者作者 孔蓉孔蓉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2 张爽张爽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4 朱骎楠朱骎楠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010002 金沐阳金沐阳 联系人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股价股价走势走势 电影全产业链龙头,国企担当行稳致远电影全产业链龙头,国企担当行稳致远 中影集团控股,中影集团控股,电影电影全产业链布局的文化国企全产业链布局的文化国企 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12 月,于 2016 年 8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电影创作、宣传发行、影院管理、技
3、术研发等覆盖全行业的产业链体系。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创作、发行、放映、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其中国产片和进口片的发行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1 年贡献收入超 3 成;受益于科技板块高格式电影 CINITY、电影器材业务等的稳步扩张,科技板块收入增长明显,2021 年已超过放映板块成为第二大收入支柱。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影集团,稳健发展充分彰显国企担当。行业回暖趋势明显,行业回暖趋势明显,景气度提升景气度提升 2023 年电影市场呈现回暖趋势,从供需两侧看,一方面政策端伴随防疫政策优化、线下活动常态化,观众观影需求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内容端就目前已定档影片内容来看,往年积压项目和新内容供应下,
4、内容供给较为充沛、题材丰富,以及进口片常态化回归,票房缺口有望补足。全产业链布局下充分全产业链布局下充分受益于行业回暖,业绩有望实现触底反弹受益于行业回暖,业绩有望实现触底反弹 1)放映板块:短期票房回暖、影院正常经营直接驱动放映收入修复。影投方面,公司控股影院扩张速度放缓,更注重单屏精细化运营;院线方面,2022 年全国票房前十院线中,中数院线/中影南方/中影星美分列第 2/5/9名,保持领先优势;2)发行板块:进口片引进贡献中长期业绩弹性。公司在进口片引进上享有政策红利,进口片发行收入为发行板块主要收入来源;3)创作板块:核心影片主控把握,制片业务稳健推进。公司近几年制片业务亮眼,主控出品
5、流浪地球 2(2023)、我和我的父辈(2021)、金刚川(2020)均获得优异票房成绩,在主旋律影片创作上形成方法论;4)科技板块:研发推广高技术格式电影系统,占领技术发展制高点。公司2021 年完成对 CINITY 相关股权收购,积极推动高格式电影技术对成本、效率的优化作用。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6.57/64.58/80.04亿元,同比变动-37.1%/76.6%/23.9%。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2.20/9.57/11.28亿元。考虑到公司国有文化企业性质,以及在电影行业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票房回暖、行业景气度提升,
6、同时 CINITY 科技板块拓展势头较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风险提示提示:电影市场恢复不及预期;进口片常态化引进不及预期;电影内容上映票房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第三方数据准确性风险。财务数据和估值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2,949.61 5,815.60 3,656.93 6,458.47 8,004.22 增长率(%)(67.47)97.16(37.12)76.61 23.93 EBITDA(百万元)201.55 744.22 165.10 1,455.04 1,678.8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