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养老理财发展最新探索、问题与展望(202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养老理财发展最新探索、问题与展望(2023)(13页).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国际金融评论国别/地区观察作者:邱亦霖中国银行研究院梁斯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 6659 4369签发人:陈卫东审稿:周景彤李佩珈联系人:王静刘佩忠电话:010 6659 6623对外公开全辖传阅内参材料2023 年 3 月 9 日2023 年第 18 期(总第 473 期)我国养老理财发展的最新实践、问题与建议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全发展养老金融第三支柱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重要内容。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养老理财将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普惠型养老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养老理财处在试点
2、阶段,发行规模持续上升。但也存在养老理财试点范围与额度相对有限,理财产品的设计差异化不突出,投资者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未来,在进一步推动养老理财发展的过程中,在监管与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监管,加大对养老理财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并规范其健康发展。在市场建设方面,商业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落地,发掘业务空间。理财公司可进一步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体系,健全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最后,要注重增强居民主动养老意识,加强投资者教育。研究院宏观观察2023 年第 18 期(总第 473 期)1我国养老理财发展的最新实践、问题与建议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进
3、程加速,健全发展养老金融第三支柱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重要内容。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养老理财将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普惠型养老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养老理财处在试点阶段,发行规模持续上升。但也存在养老理财试点范围与额度相对有限,理财产品的设计差异化不突出,投资者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未来,在进一步推动养老理财发展的过程中,在监管与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监管,加大对养老理财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并规范其健康发展。在市场建设方面,商业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落地,发掘业务空间。理财公司可进一步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体系
4、,健全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最后,要注重增强居民主动养老意识,加强投资者教育。一、发展养老理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背景下资金缺口在不断加大。养老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的跨期配置,以提升老年阶段的收入,从而达到稳定收入结构、平滑消费水平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难以实现自发跨期平衡。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劳动人口占比的提高,人口抚养比较低,人力资本红利在助推经济增长同时,养老金融资源供大于求,社会养老问题并不突出。然而,伴随人口结构变化,人口抚养比逐渐上升。在人力资本红利衰减的过程中,老龄化会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
5、重要因素,养老金融资源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并随着老龄人口比重提高问题进一步加剧,养老金融资金紧缺问题将持续凸显。第二,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失衡,需要发展市场化、可持续个人养老金体系。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支撑作用有限,养老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截至 2021 年末,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规模为 6.4 万亿元,占养老金总规模比重为 56%,同比下降 14 个百分点;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规模 4.42023 年第 18 期(总第 473 期)2万亿元,占比 38%,同比上升 8 个百分点;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为 0.7 万亿元,占比 6%,同比上升 5.9 个百
6、分点。总体来看,我国主要依靠第一支柱承担养老责任的现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第二、三支柱的支撑作用有限,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这会对财政带来持续性的巨大负担。因此,伴随着更大规模、寿命更长的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国家层面的养老缺口不断增加,个人养老筹资与投资需求在持续上升。伴随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进一步提升对养老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养老理财等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市场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第三,养老理财是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功能定位上,个人养老金融或者第三支柱是以个人作为发起人、与第一、二支柱平行且独立运行的养老金制度,既能发挥对第一、第二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同时也能够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