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22低碳智能县域解决方案白皮书(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2022低碳智能县域解决方案白皮书(42页).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低 碳 智 能 县 域 解 决 方 案 白 皮 书共建低碳城市目 录0103前言第一章:整县(市、区)分布式屋顶光伏推进困难与挑战0809第一节 低碳智能县域解决方案整体架构12第二节 智多发电,组件级优化,宜建尽建13第三节 智臻安全,AI使能,主动防护1820322724第四节 智高可靠,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第五节 智简运维,智能光伏云,统一纳管第二章:低碳智能县域解决方案及价值优势点23第三章:案例解析36第四章:合作模式38结束语案例1-云南昆明打造“零碳机关”,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案例3-福建平和整县推进,助力乡村振兴案例2-河南许昌整县推进,打造光伏+多场景应用前言2020年,中国正式宣
2、布“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构建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1+N”双碳政策体系。我国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可作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测算,2025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为14.9亿千瓦,其中农村、城镇住房屋顶光伏和工矿厂房光伏,合计13.3亿千瓦,占到技术可开发总潜力的89%,将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截止2022年10月,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符合本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均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此外在行业节能降碳
3、政策中,多地提出将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碳排放来自能源领域,实现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结构化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3060”碳达峰 碳中和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截止2022年10月)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01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潜力14.9亿千瓦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强调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建设低碳县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县域能源
4、主要包括煤、电、油、焦炭、煤气、天然气等商品能源以及秸秆、薪柴等非商品能源。这些能源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占比较大,县域能源结构须向清洁、可再生方向转型。太阳能是公认的绿色能源,建设低碳智能县域,开展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建设可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动建设乡村清洁能源体系,利于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据测算,为实现“双碳”目标,未来分布式光伏占光伏总装机比例将超过50%,用户侧自发自用和就近消纳的电量占比也将不断提升。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引导县域立足
5、自身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选准路子。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国县域屋顶资源丰富,资源优势显著。建设低碳县域,开展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建设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业主或集体收入,带动当地就业,又能为县域能源结构转型提速,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是一条盘活县域产业资源、土地资源及农村集体性资产,让闲置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快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为巩固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度。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严格制定各省能源双控指标。在“能耗双控”趋势
6、渐严的情况下,全国多个省份出现限电现象,不少企业发布限产、停产公告。“能耗双控”与发展转型之困,已经成为能源消耗大省和高能耗企业的共性难题。应对“能耗双控”,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在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对超额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地区按规定抵扣相关能耗量。此时建设低碳县域,大力发展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建设正当时。同时,在建设分布式光伏过程中,光伏进入园区、家庭,对高安全和充分利用屋顶面积提出了新的要求。整县分布式光伏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为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是从源头上应对“能耗双控”的有效办法。02发展低碳县域对双碳目标实现的价值发展低碳县域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发展低碳县域对实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