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账凭证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是核算各项账务的依据。下面从不同方面分析成本登记账凭证的方法。

一、了解成本的内涵
第一步是理解成本的内涵,即指定一种特定的资产所发生的数量性和质量性的支出或收取的收益。其次是确定成本的分类,成本可以分为财务成本和实物成本两类。财务成本强调财务上所发生的支出,也就是财务报表上所记载的支出,比如借款利息等;而实物成本则强调物质上发生的变动,比如原材料、人工等。
二、了解成本登记账凭证
登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作,由票据、凭证、发票、申报表以及银行对账单等组成。成本登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有会计期间、记账依据、记账凭证序号、记账日期、凭证上记录的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量、金额、发生原因、签字形式和备注等。
三、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原则
成本登记账凭证要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严格遵循实物成本的原则。只有完全符合实物成本的记录才能被登记入账。同时,记账凭证记录的借贷方向量要正确,也就是借贷间要互相关联,资产类要与负债类结账要一致,以免结算时出现差错。
四、具体做法
1、 首先,根据成本等涉及业务的发生,收集和检查相关凭证,以确定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然后,根据成本发生的记账凭证的记录要求,根据相应的科目和凭证模板,填写相关的账目,如借方和贷方金额及会计科目,以及备注信息等;
3、 接着,进行记账核实及账款审核处理,根据会计科目的价值,记录应计或实计的金额,以及会计内部的审核要求,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4、 最后,会计人员需要根据财务报表要求,对成本登记账凭证进行归档,建立记账档案,以便在稽查活动中审查核算成本的真实性及合法性。
以上就是成本登记账凭证的方法,如果记账的原则和具体做法都掌握的很好,会计核算成本将更有效果。
(一)什么是成本登记
成本登记,也叫作生产成本登记,是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依据企业生产的每一个成本项目,按照相应的登记标准,进行成本登记的一种会计工作。它是确定、记录企业生产的成本,以及按照一定的生产成本标准分担到企业收入中的会计原始凭证。
成本登记的目的在于,在生产活动中,把企业的每一种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其它可能影响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成本,都统一收归体系内,以便及时登记计算。此外,成本登记是实际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使企业准确计算出自身的费用和支出,从而准确计算其利润情况。
(二)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素
1、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内容一般包括:费用类型、本费用余额、发生额、成本项目、本项目现金付款额、计划付款、成本总额等。
2、成本登记账凭证中的要素有:会计科目、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经办人、审核人。
3、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内容还包括工资结算、杂费实收、工资、物料价格、物料结算、储备物料结算、原材料库存结算和市场采购结算等一系列重要的成本登记内容。
(三)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基本程序
1、物料成本登记:物料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成本。在物料成本登记中,首先要根据收货单据进行登记,确定入库物料类别、购进单价及数量,然后确定入库物料的库存价格,再根据领料出库单登记出料价值,最后确定相应的物料成本。
2、人工成本登记:人工成本是企业实际用于生产的劳动者报酬和工资性费用所占的比例。人工成本登记包括确定工资性费用的项目、确定人工报酬的基准、利用银行支票或原始凭证等证据对相应的报酬和工资费用进行确认。
3、能耗成本登记:能耗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用于机器、设备等设施来提供动力和使用能源的成本,其登记原则与物料和劳动成本登记程序基本相同,但要按能耗单价进行计算。
4、其他成本登记:其他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类:财产损耗、房屋租金、水电费、修理费、运输费等,可根据收入、支出双方向的登记程序,分步进行登记。
(四) 成本登记账凭证的审核
1、物料成本:物料成本登记首先要复核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证据,确定此项成本发生金额;其次,根据原始凭据进行查账,确定此项成本对应的证据;最后,核实此项成本发生金额与计划发生金额的一致性,并与理论费用水平对比及验证发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