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到日期是指在支票上由发放人明确标注的支票可以兑现的日期,一般来说,发放支票者应该开出一定的到期日期,以确保支票的利益。

支票到期日在法律上受到法规的严格规范。这是由于支票到期日反映了发放支票人受客户支票支付的能力,它是银行系统支付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消费者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受到严格的法规制约。
首先,支票到期日应由发放者设置,一般来说,一张支票到期日一般设定在本金+利息一起出现,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支票到期日应在支付日起计算一定的期限内付款。
其次,支票到期日应制定一定的到期日期和付款日期,即当支票到期日到来时,发放支票人必须按照本次支票到期日期的安排在到期日之前付款,这样才能确保支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三,新的支票法规规定,mid-term cheques 即支票期限在14个工作日以上的支票,在此类支票上可以格式设定发票期限和付款日期,以保证支票在到期日到来之前能够付清全部款项。
最后,支票到期日还可以在银行协定下由发票人根据银行指定的一些期限,由受票人在其到期日确定的支付指定的支付日期,即使发票持票人将支票存入银行,受票人也可以在支付指定支付日期之前拿回支票,以此确保受票人的利益。
总之,支票到期日作为支付行为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受到严格的规定。发放支票者应当开出一定的到期日期,以保护受支票人的利益,以及协定的银行指定的一些期限,这样才能保证支票在到期日到来之前能够按时付清全部款项,从而使支付行为真实有效。
支票到日期是指支票持有人可以从银行收取支票资金的日期,是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日期,它可以汇集支票发件人、收款人、支出人和收款人四方的利益。该术语一般只会出现在银行支票上。
一、支票到日期的来源
支票到日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票方会预设支票到日期,即在发出支票的同时,发件人可以决定支票到日期;另一种是支付方自己定义支票到日期,即在收到支票时,收款人可以确定支票到日期的具体时间。
1、发出支票时指定支票到日期
发票方可以在发出支票的同时,指定支票到日期,此时支票到日期取决于发出支票时发票方的意图,常见的到日期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即期支票:多数发出支票者所设定的日期,就是即期支票的日期,收款人可以在此日期前到银行收取支票所标明的款项。
②本期支票:本期支票的付款日期为此日之后到本月第一个支票开票日之间的范围,也就是发出支票期间的月初到支票发出日之间的时间。
③跨月支票:跨月支票的付款日期为下月第一个支票开票日之后两个月内的范围,也就是原定发出支票月份的月末到下个月月末之间的日子。
2、收到支票时自行确定支票到日期
收到支票当日为支票支付日,支付日以后,收款方可自行在支票上签字或盖章,以此确定支票的有效期,即支票到日期,具体到日期取决于收款方的意愿。这种情况下,支票到日期一般是在包括支票支付日在内的几日至几月份的范围内。
二、支票到日期的意义
支票到日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限制支票的流通速度,从而达到资金管理的目的,它也可以帮助收款人防范假支票而作出相应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银行的风险。
1、限制支票的流通速度
支票到日期可以限制支票的流通速度。在支票发出后,收票人可以在收到支票之日起,在支票到日期范围内持票兑付,而超过支票到日期之后收票人便得不到支票到期之日当日的承兑买券,因此,通过设定支票到日期能有效地控制支票的流通速度,从而达到资金管理的目的。
2、让收款人更有效地抵抗假支票
支票到日期能有效地帮助收款人抵抗假支票,收款人只要检查支票的到日期,只要发现到日期已经过去,则必须进一步检查支票的真伪,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
三、支票到日期规范
①支付支票凭证规定的应付金额,应按支票的付款日期办理缴付;
②当发票方没有指定支票到日期时,收款方应在支票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