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环比指的是待比较数值之间的比率,它指的是某一时期的某一数据与其前一时期的同一数据之间的比率比值,俗称环比(环比的措辞一般是:上一时期及(增/减) 量/率/幅度等),环比可以反映出前后数据之间的增减变化,帮助我们明确数据的变化特点。

同比:同比指的是待比较数值之间的比率, 它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当前时间数据与前一年度同一时期的相比,其变化量的比率或幅度,俗称同比(同比的措辞一般是:去年同期及(增/减) 量/率/幅度等),用于反映前后同分类数据的相对变动情况,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积累效应,任何时候都可以作为目前变化的参照。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的算法:
一、同比增长
计算公式:同比增长=(本期数据-去年同期数据)/去年同期数据
应用实例:本年全年新增销售额8259.59万元,去年全年新增销售额为8529.09万元,同比增长=(8259.59-8529.09)/8529.09=-3.13%
二、环比增长
计算公式:环比增长=(本期数据-上期数据)/上期数据
应用实例:本月新增销售额666.24万元,上月新增销售额为555.21万元,环比增长=(666.24-555.21)/555.21=19.74%
总结:经过以上实例说明,环比表示某一时期与其前一时期数据之间的变动情况,而同比表示某一时期与其前一个时期数据之间的变动情况,用于反映趋势及相对变动情况。同比和环比在金融、商业、市场营销、统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计算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根据前后两个时段的数据来计算出变动的比例即可,帮助判断变动的趋势。
由于环比和同比表达的是数据的变化率和影响范围不同,选择哪种分析方式视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评估新策略的效果,环比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但同比分析又更能直观地显示出结果的变化状况。另外,结果变动有可能会被原有所处时期影响,这时可以尝试做同环比分析,使用长期的目标数据作为参照。从而使统计结果拥有更客观地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同比与环比的分析方式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数据可视化分析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了解市场环境和决策参考。但是,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选择,或将它们与其他分析方式结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环比和同比一般可用用来衡量企业的情况、产品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情况,有时也可用来进行数据可视化。
什么是环比?
环比(Relative to a previous period),指的是与某一时间相比较,注重聚焦近期两个时间点之间变化的程和率。它基于变化中心,为企业领导提供变化情况,是一种相对现实变动的衡量方法。
什么是同比?
同比( Year-over-year,YOY),指的是与去年同一时期比较,注重把握本轮增幅,是一种相对历史变化的衡量方法。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怎么算?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都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本期数/上期数)- 1=增幅
根据以上公式,环比增长反映最近一次数据与上一次数据之间的变化比率,而同比增长则是指本期数据与去年同期数据之间的变化比率。
例如:2017年的收入为3 000万,2018年的收入为4 000万,
计算环比增长:(4 000/3 000)- 1= 33.33%
计算同比增长:(4 000/3 000)- 1= 33.33%
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同。
环比的增长值越大,说明当前这段时间内的变化可能较大;同比或者说年度变化,则反映出整个年度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评估企业和市场发展的走势,从而视角更加全面。
环比增长反映的是企业和市场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可预见的,但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比如发生在零售行业的买卖双方旺季抢购,抑或者中西部地区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重点在于环比变化的百分比,以及这种变化是否可以持续下去,环比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控到这种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做好变革的准备。
而同比增长反映的是一年时间内的变化,这是比较可预见的,同比增长可以反映出企业和市场的整体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对长期发展趋势和趋稳状况有个大致概念,合理安排投资及营销策略。同时,它也可以有效减少变革带来的冲击,避免突如其来的结果,使企业更好的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
总的来说,环比和同比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实现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