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目分析
结转本年利润是企业管理者内部确定的一项业务活动,是一项安排经济活动的方法,全部利润或部分利润从本会计期间转入未来会计期间负责使用。具体结转本年利润的科目因企业的经营场景及其业务特点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有以下科目:

1.库存现金科目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的存放在金融机构或其它现金存储渠道中的现金。这些现金资金多来自利润结转款,可以用来满足企业支付借款利息,投资、生产流动资金等流动资金需要。
2.短期资金投资科目
短期资金投资是指企业将当期获得的短期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取其可能的资本收益。一般投资的标的为各种债券、国库券、金融性票据等定期存款产品。这部分短期资金多来自企业本期的利润结转款,通常企业会采取定期投资的方式,特别是当市场走势较为平稳时,企业采取定期投资尤为受企业管理者青睐。
3.固定资产投资科目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将本期的利润结转款用于购买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商业发展等等。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不仅可以在现金流管理上变得更加务实,而且能够帮助企业用有效的投资方式在未来获取投资收益,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
4.存货管理类科目
存货管理类科目是指企业将本期利润结转款用来增加存货以满足未来需求。这种现金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存货成本,提升存货结构,并最大限度地节约企业的资本成本,调整营销策略和规范企业的资金流动。
5.储备基金科目
储备基金是指企业当期的利润结转款用于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如:营销和销售费用,增加技术发展费用,固定资产保养和更新费用,维修费用,处置报废费用等。在投入储备基金的过程中,可以将款项合理分配,同时根据未来的经营计划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金,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
6.税收储备科目
税收储备是指企业将本期利润结转款用于预计未来可能需要支付的税收。企业实施税收储备计划不仅可以在满足未来财务支出需求的同时,减少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税负,还可以增加企业的融资比率,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二、支付结转本年利润的技巧
1.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
在实施本期利润结转支付计划时,企业要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坚持现金流量合理化、优化化有序调整的原则,将结转支付和现金支付妥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