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8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编审:施 彬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执笔:施 彬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李翠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杨 卿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刘建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周 彬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杨明志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孙 蕊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稿:施 彬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编辑:杨红朝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69/云南省花椒产业发展报告/一、云南省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面积、产量、产值云南是我国种植花椒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中、滇西北金沙江流域,种植的主要品种为红花椒和青花椒两大类,以青花椒为主。
2、2019年花椒产业被列为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之一。按省林草局统计,全省花椒种植面积 445.76 万亩,其中:投产面积 276.98 万亩;总产量 8.99万吨;总产值 45.93 亿元。(二)主要品种及区划布局我省各地种植的花椒,种源多为从四川、重庆及本地种源。就种植面积而言,昭通、丽江、楚雄 3 州市是我省花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种植面积分别为151.35 万亩、101.93 万亩、80.25 万亩,占全省花椒总面积的 74.8%。全省花椒种植面积超过 10 万亩以上的县有 12 个,占全省总面积的 71.7%,分别是:宁蒗54.06 万亩、永胜 16.92 万亩、华坪
3、 22.82 万亩、永善 34.56 万亩、彝良 38.1 万亩、鲁甸32.0万亩、巧家31.23万亩、大姚41.6万亩、南华15.24万亩、澜沧12.35万亩、会泽 10.0 万亩、禄劝 10.6 万亩。图 1云南省花椒主产区挂果面积(单位:万亩)图 22020 年云南省 16 个州市花椒种植面积(单位:万亩)70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三)市场经营主体情况近年来,各地坚持以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探索解决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问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经营由传统的单一家庭经营向合作社主体经营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地方企业为龙头,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
4、种植户为主体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我省从事花椒经营加工的各类企业 3639 家,个体经营 2381 户。(四)绿色发展成效一是促进了生态恢复。目前种植的花椒,主要分布在退耕还林地、陡坡地、荒山荒坡以及部分农地上,盛果期面积超过 40%,据初步估算,已为全省增加了0.62%的森林覆盖率。二是推动了生态扶贫。近几年,按照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有关县(市、区)党委、政府把发展花椒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内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各地相应的开展了绿色、有机花椒的认证工作,全省目前已取得认证 11.2 万亩,其中有机认证 10.6 万亩,绿色认证 0.6 万亩。(五
5、)加工增值情况我省目前花椒大多以整粒散装的形式进行销售,花椒加工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加工企业以家庭作坊居多,70%以上是中小企业,存在设备差、档次低、产品少的情况。在花椒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加工设备研发上较为欠缺,整体产出的花椒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生产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干花椒、保鲜花椒、花椒油、调味品等大众产品。由于,前期设备资金投入大,花椒精油生产、加工的企业较少。花椒精油及后续精深加工、开发、利用产业链有待发展。(六)科技创新支撑情况图 3云南省花椒产业经营主体情况 71/云南省花椒产业发展报告/我省花椒科技创新能力弱,缺乏相应的科技创新成果。目前通过认定的品种有 10 个,其
6、中:优良家系 8 个,优良无性系 2 个。认定的良种尚未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尚未形成我省花椒产业发展的当家品种。我省目前尚未制定省级花椒相应的地方标准,只有昭通市对昭通青花椒制定了相关地方标准,批准发布了青花椒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青花椒育苗技术规程、青花椒质量等级技术标准、青花椒烘干技术规程、青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各州(市)、县、乡(镇)级林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少,能够掌握花椒栽培管理及采收处理的技术人员不足,技术薄弱,不能很好地指导当地椒农的技术需要。(七)市场拓展情况在花椒成熟采收的季节,花椒营销绝大多数是由营销大户、合作社、小商贩在乡镇赶集时收购农户各家出售的花椒,再销往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