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孩子王:全国展店、全渠道运营的母婴行业龙头.6 2.国内母婴行业现状:规模大、增长关键驱动力向“价增”转移,下游电商入局,优质连锁龙头机遇及挑战并存.8 2.1.国内母婴行业近 4 万亿规模,用户生命周期较短,本质属小众市场.8 2.2.商品及渠道端互为补充,产业链利润分配因功能及议价权而异.9 2.3.行业增长关键驱动力向人均母婴支出转移,预计增速稳健,于上游标品而言,品类升级替换将成主要驱动力.13 2.4.渠道端来看,电商入局是独特背景,优质连锁龙头扩张整合,机遇及挑战并存.14 3.公司:深耕单客经济,获客及客户运营能力远优于同行
2、,规模、盈利能力均存空间.21 3.1.客户获取能力远好于同行.21 3.2.深耕单客经济,育儿顾问建立情感联结,具备极强客户运营能力.22 3.3.周转效率较高,奠定领先优势.25 3.4.布局总部江苏与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广阔.26 3.5.定位平台型企业,盈利模式有望改善.27 3.6.复盘海外,新生儿人数持续下降,优质龙头仍可以实现突围,持续盈利.2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孩子王门店全国化布局初具雏形.6 图表 2:逆势展店,收入、利润稳健增长.7 图表 3:毛利率持续优化,2021 年销售及财务费用率有所上行.7 图表 4:创始人控股,一致行动人协议绑定创始团队.7 图表 5
3、:国内母婴行业万亿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8 图表 6:商品、服务规模各半,以用户性质可划分为孕妇消费及婴童消费(一线城市孕妇消费达 43.70%,四线城市则约占 19.70%).9 图表 7:用户生命周期较短,于不同阶段对商品、服务需求及购买频次存在差异,本质属小众市场.9 图表 8:母婴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商品端、中游服务商及周转渠道、下游消费者三部分.10 图表 9:上游商品端:分品类各占一席,标品品类集中度更高.10 图表 10:服务商渗透率、集中度尚低,低收入人群单年累计母婴消费总额及服务型消费比重都明显偏低.11 图表 11:母婴消费需求虽有所聚焦(如在标品品类上,知名品牌
4、认知度很高),但亦有所区分.11 图表 12:母婴消费品质重视度极强,价格敏感性相对低,消费口碑相传.12 图表 13:奶粉、辅食、纸尿裤等标品品类正是 0-3 岁婴儿购买频次最多、花销最大品类.12 图表 14:商品及渠道端互为补充,产业链利润分配因功能及议价权而异.13 图表 15: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人均母婴支出将成行业增长关键驱动力.13 图表 16:从品牌端来看,销量、消费升级及新品为主要推动力.14 图表 17:分城市家庭婴幼儿平均消费差距较大,揭示行业仍存成长空间.14 图表 18:乐友及红孩子采用邮购目录+网上商城模式,成为当时母婴线上运营的雏形.15 图表 19:截止 2012
5、H1,天猫/京东/红孩子(含电话渠道销售部分)/其他垂直电商在线上的市占率分别为47.0%/11.4%/6.0%/35.6%(当期母婴线上渗透率约 5%).15 图表 20:2013-2016 年母婴用品电商规模快速增长,后增速回落.16 图表 21:2013-2016 年母婴品类线上渗透率迅速提升.16 图表 22:全面二孩实行后,国内单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短暂上升后下降.17 图表 23:母婴电商领域融资在 2015 年资本风口后锐减.17 图表 24: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综合电商及线下 O2O 占比提升.17 图表 25:以蜜芽为例,母婴垂直电商借助跨境直采/平台直销/品牌特卖/全渠道推
6、广等多重手段构筑商业闭环.18 图表 26:宝宝树作为母婴社区电商龙头相关电商业务体量在 2017 年后迅速减少,2018 年与阿里合作后电商业务基本停止运作.18 图表 27:孩子王 APP 月活用户数在母婴 APP 类居于领先.18 图表 28:母婴分品类线上渗透率及 2020 年 5 月同 2019 年同期比较.19 图表 29:线下渠道于上游品牌商具备获客及引流作用,于消费者具备教育功能及信任背书,母婴连锁渗透率持续提升 19 图表 30:国内母婴渠道达 12 万家.20 图表 31:当前行业格局仍高度分散.20 图表 32:母婴连锁区域特征明显.20 图表 33:于具备流量获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