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2/49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乳制品产业链拆解乳制品产业链拆解.6 1.1.上游:规模化牧场提升奶源质量,养殖业应对饲料成本上涨.6 1.1.1.牧场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提升.6 1.1.2.饲料成本推升原奶价格,养殖业提升原奶自给率.7 1.2.中游:行业集中度高,龙头加快奶源布局.9 1.3.下游:人均消费未达饱和,消费者提出更高要求.10 2.从产品变迁纵观行业发展历程:横向品类扩张,纵向技术推动从产品变迁纵观行业发展历程:横向品类扩张,纵向技术推动.12 3.品类全貌:常温白奶品类全貌:常温白奶+酸奶稳坐大头,奶酪增长可期酸奶稳坐大头,奶酪增长可期.16
2、 3.1.常温牛奶:进入价增阶段,双巨头争夺市场份额.17 3.2.酸&乳:顺应健康化、功能性趋势,寻找高端差异化新方向.19 3.2.1.常温酸奶:产品创新驱动,向健康化发展.20 3.2.2.低温酸奶:消费者教育强化活菌效果.24 3.2.3.低温乳饮料:顺应零糖趋势,线上营销引流.26 3.3.低温鲜奶:全国乳企积极发力,区域乳企突出差异化.27 3.4.奶酪:强成长性,本土品牌崛起正当时.30 3.4.1.成长性显著,对比海外空间可期.30 3.4.2.本土品牌崛起,常温奶酪棒展空间,持续创新驱动发展.32 3.5.奶粉:量缓价增,国产品牌崛起.33 3.5.1.量缓价增,政策刺激行业
3、洗牌.33 3.5.2.第二增长曲线,成人奶粉.37 4.乳企视角:组织架构与人才激励奠定经营基本盘乳企视角:组织架构与人才激励奠定经营基本盘.39 4.1.组织架构:全国乳企以品类划分事业部,光明区分常/低温营销中心.39 4.2.股权激励:企业绑定核心人才,锚定长期发展.40 4.3.人均薪酬:光明居首,伊利、蒙牛接近.43 5.投资要点投资要点.45 5.1.伊利股份.45 5.2.蒙牛乳业.45 5.3.妙可蓝多.45 5.4.现代牧业.46 5.5.新乳业.46 5.6.行业.46 rUaXvXdUkUgYiXuWcVnM9P8Q8OpNpPnPoMiNnNpQkPmMnR7NmNm
4、NvPmQrQuOmRuN 3/4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乳制品行业产业链拆解.6 图 2:2004-2021 年我国奶牛产量(单位:万吨).7 图 3:不同规模的牧场数量占比,2008 年后规模化提升.7 图 4:中国规模化牧场占比逐年提升.7 图 5:2004-2021 年我国奶牛数量及奶牛单产.7 图 6:2020 年奶牛养殖成本构成,饲料费占比超六成.8 图 7:2020 年来国内饲料价格持续走高.8 图 8:原奶价格的三轮上涨.8 图 9:进口大包粉作为国内原奶的替代.9 图 10:国内原奶自给率.9 图 11:乳企市场集中度高(以零售额计,单位:%).9 图 12:2021
5、年乳企竞争梯队.9 图 13: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额及增速.11 图 14:疫后饮食习惯变化,56.4%的公众摄入更多乳制品.11 图 15:2017-2021 年人均牛奶消费量(千克/人/年).11 图 16:消费者期待更健康的乳品(2020 年).12 图 17:2021 年低糖/无糖、全糖低温酸奶销售额同比增速.12 图 18:液态乳品渠道销售额占比及销售额增速(单位:%).12 图 19:2021H1 液态乳品各渠道销售额增速排名前三位.12 图 20:1964-2022 年我国液体奶产量变化.13 图 21:行业大事件梳理.13 图 22:产品变迁伴随行业发展.14 图 23:2005
6、-2015 年酸奶销量.15 图 24:2011-2015 年酸奶与白奶市场规模增速比较.15 图 25:2008-2015 年酸奶品牌密集诞生.16 图 26:2015 年后巴氏奶市场增速高于液奶整体和常温白奶.16 图 27:主要低温鲜奶品牌.16 图 28:2021 年各细分品类市场规模(亿元).17 图 29:各细分品类市场规模增速对比.17 图 30:中国常温奶市场规模及占比.17 图 31:常温奶从量价齐升转向价增.18 图 32:蒙牛、伊利常温白奶价格带一览.18 图 33:2015-2020 年常温白奶竞争格局,集中化程度高(以零售额计).19 图 34:2018-20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