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生态环境厅20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24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四、自然保护地.24综 述.0 1大气环境.0 2一、环境空气质量.02二、沙尘和酸性降水.09水 环 境.1 1.一、地表水环境质量.11二、饮用水源地水质.15三、地下水环境质量.16土 地 生 态 环 境.1 9一、土壤环境质量.19二、耕地质量.19三、土地环境状况.19自 然 生 态.2 1.一、生态质
2、量.21二、生物多样性.22三、森林及草原.23目 录/CONTENTS声环境.2 6.一、功能区声环境质量.26二、区域声环境质量.26三、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27辐 射 环 境.3 0一、环境电离辐射质量.30二、环境电磁辐射质量.32气 候 变 化 与 自 然 灾 害.3 4一、气候变化.34二、自然灾害.34其 他.3 8编 写 说 明.4 5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支撑美丽甘肃建设。2024年全省细颗粒物(PM)平均浓度值为26微克/立方米,可2.5吸入颗粒物(PM)平均浓度值为5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1089.8%,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74个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6%,无劣类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综 述一、环境
4、空气质量(一)2024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2024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与2023年相比,呈现“一升、三平、四降”,优良天数比例与2023年相比上升,细颗粒物(PM)、二氧化硫2.5(SO)、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值与2023年相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2(PM)、二氧化氮(NO)、臭氧(O)平均浓度值及环境空气综合质量1023指数与2023年相比下降。其中,全省细颗粒物(PM)平均浓度值为26微2.5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平均浓度值为52微10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下降10.3%;二氧化硫(SO)平均浓度值为12微2克/立方米,达到年一级标准,与2023
5、年相比持平;二氧化氮(NO)平均2浓度值为20微克/立方米,达到年一级标准,与2023年相比下降13.0%;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值为1.1毫克/立方米,达到日一级标准,与2023年相比持平;臭氧(O)平均浓度值为138微克/立方米,达到日二级标准,与32023年相比下降1.4%;优良天数比例为89.8%,与2023年相比增加3.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32,与2023年相比下降5.4%。大气环境01环境环境01022024年全省环境空监测指标浓度及同变化情况26ug/m同比持平1.1mg/m同比持平PM2.5CO52ug/m同比下降10.3%138ug/m同比下降1.4%PM
6、10O312ug/m同比持平89.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SO2优良天数比例20ug/m同比下降13.0%3.32同比下降5.4%NO2综合质量指数2.可吸入颗粒物(PM):102024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均达到年二级标准。01环境环境0304(二)主要污染指标1.细颗粒物(PM):2.52024年除兰州市外,其他13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均达到年二级标准。2024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年均浓度值排序2.52024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可吸颗粒物(PM)年均浓度值排序103.二氧化硫(SO):22024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中,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