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03 50yc Inc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3 50yc Inc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03 50yc Inc目录01宏观环境与城市基本面分析02城市群仓储整体市场与高标仓市场分析03城市物流发展潜力模型构建与分析CONTENTS城市物流市场活跃度与进驻建议04060701 城市群物流格局 经济,人口,产业 城市群占位 物流交通规划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03 50yc Inc城市物流竞争力指数0-1010-2020-3030-4040-7070-100京津冀城市群北京成渝城市群重庆-成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长
2、三角城市群上海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中国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五极时代”格局基本显现: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成渝城市群,成都-重庆。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贯通南北,东西五大通道带:南北沿海物流带,长江物流带,丝绸之路物流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京港澳物流通道。1.1 中国物流竞争格局:“五极”时代,中国城市物流集群化特征明显城市群代表城市五极时代京津冀城市群北京长三角城市群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成渝城市群成都-重庆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 -长沙-南昌五大物流通道南北沿海物流带长江物流带丝绸之路物流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京港澳物流通
3、道带物流枢纽分类代表城市强枢纽物流城市上海枢纽物流城市广州,深圳,重庆,北京,苏州,天津,成都,武汉,杭州,郑州,宁波等58个城市消费型物流城市泰州,湖州,台州,盐城等15个城市口岸型物流城市日照,镇江,商丘,沧州,淄博等15个城市一般物流城市213个城市* 备注: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1。中国物流竞争空间格局分析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03 50yc Inc* 备注:各城市群常住人口来源各城市群包含城市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及地方统计局(2021年数据不全面,故采用2020年数据作为参考)1.2 城市群占位:长江中游城市
4、群常住人口排第二,GDP排第二,人均GDP排第三常住人口五大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常住人口位居第二位。国民生产总值五大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GDP总值位居第二位。人均GDP五大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GDP位居第三位。城市群名称常住人口(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GDP(亿元)占全国比重人均GDP(元)城市定位京津冀城市群11341 8%71394 7%62950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16509 12%166872 16%101082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7801 6%69157 7%88645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10261 7%54
5、605 5%53213引领西部开发开发的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12731 9%94330 9%70046 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中部绝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格局划分:中国城市发展主流呈现四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出以后,呈现五大城市群格局。排名:常住人口五大城市群排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排第二,人均GDP排第三。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国内四大城市群对比物联云仓数据研究院研究及绘制2022.03 50yc Inc1.3 长江中游城市群简介:3大城市群+3大核心城市+31个主要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中部绝地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构成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武汉都市圈: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
6、仙桃,潜江,天门,襄阳,宜昌,荆州,荆门。环潘阳湖都市圈: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新余,宜春,萍乡,抚州,吉安。环长株潭都市圈:长沙,岳阳,益阳,常德,株洲,湘潭,娄底,衡阳。2021年9月,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宣布,组建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并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多份文件,明确到2025年,长江中游三省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双循环”重要空间枢纽。到2035年,长江中游三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群优势全面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