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联即用中国创新生态白皮书即联即用中国创新生态研究院 2020年6月联合出品:即联即用中国执行董事 ,首席执行官徐洁平 先生1 即联即用中国创新生态研究院 2020年6月推荐序1998年在美国大学路165号的幸运小楼里,Plug and Play 开始了包括孵化、投资、加速在内的科技创新服务;2006年Plug and Play 总部正式在硅谷落成,2015年,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Plugand Play 来到中国,将创新服务带到中国。创新是无形的,创新也是殊途同归的。在二十余年的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慢慢领悟到,我们是在搭建一个创新舞台和生态,这个生态中有勇往直前的创业者,有行
2、业内精耕的领头羊,有前沿思想的拥有者,有创新变革的拥护者;生态中有城市和政府,有研究机构和大学,也有资本和投资机构。在这个生态中,任何单一参与者、两两组合和多边协同,都可能完成创新,但多边协同,无疑会扩大创新边界,丰富创新内容,加快创新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1998年开始面向创业者,到2006年面向大企业,再到今天面向创新生态,希望大家可以交流碰撞、协同互补,共同完成创新。Plug and Play 中国落地至今,服务了百余家国际、国内大企业,依托覆盖全球四大洲的28个办公室资源,接触数千家海内外优质创业公司,精准匹配创新需求和解决方案,推动双方进行深度对接并落地成果。数百件或成功、或失败的
3、创新服务案例告诉我们,大企业深谙“穷则变”的道理,内部创新需求旺盛,但多数受困于内部思维僵化、创新机制和架构不协调,创新阻力重重。20余年的创新服务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源于共性,同行、跨行互联,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同时创新又发于不同,企业需要开放,面对外部缤纷的创业公司,保持对前沿技术商用化的敏锐性,积极拥抱开放创新,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企业演进效率。在中国深耕的5年,Plug and Play 中国也不断摸索和思考因地制宜地本地化发展。5年来,我们看到了企业拥抱开放创新的趋势,看到了资本的日趋冷静和理性,看到了科技创业公司在技术上的稳扎稳打和在商业模式上的多样化尝试,更加欣喜的发现除了一线城市,中
4、国更多的城市开始整合资源、参与创新设计,改造和建设创新创业空间,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基础,制定创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大型企业落地产业布局,配合基金引导和支持,以综合资源吸引初创公司和人才,激活本地创新经济。Plug and Play 中国非常有幸,在国内的创业经济浪潮中扮演串联各方的平台角色,为创业公司集中导入政策、场地、资金和商务机会,长久可持续地为创业公司的成长加速助力。5年时间,不短不长,也足够我们积累经验与您分享。这里我们非常感谢曹仰锋博士和创新生态研究院对创新案例的整理,感谢信任我们的企业合作伙伴和城市合作伙伴,感谢即将和已经勇攀创新险峰的创业者。期待我们未来能为各位提供更好的创新服务,
5、也期待明年我们有更多的创新观察讲给大家听。剧变时代,“柔韧”胜“刚强”2020年,注定将是全球经济高度动荡的一年,一个剧变且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正在陷入经营危机,其中不乏那些曾经成就显赫、辉煌的百年企业。5月26日,创立于1918年的美国百年租车巨头赫兹租车公司的股价暴跌逾80%,截至当日收盘时,赫兹租车股价跌至0.56美元,跌幅高达80.46%,市值不足8000万美元,且该公司已于5月22日在美国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显然,百年企业赫兹租车的发展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是否能够挺过这次危机考验的是赫兹租车公司的“组织韧性”。在剧变一书中,贾雷德戴蒙德将
6、危机定义为“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对组织的正常成长影响巨大,甚至可以用“生死关头”来形容。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意味着企业会遭遇巨大的挑战,当以往的处理方法不再适用这个挑战时,组织则将迎来巨大的危机。唯有找到新的且更好的应对方法,提高组织的韧性,组织才有可能化解危机,否则,组织只能被危机无情地吞噬。根据我多年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来看,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大多数传统的做法就会“失效”,只有那些勇于在危机中创新地采用新措施、新模式的企业才有可能塑造组织的韧性,帮助企业不仅度过危机,并设法从危机中获得增长。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在动荡时期,有条理地抛弃过去传统的做法,并系统地把资源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