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服务业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2 金融服务业 |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2 金融服务业 |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引言 4 数字化风险概况 5 数字化风险的维度 6 数字化风险的类型 7 数字化风险管理中国本地实践 8 总结:化风险为优势 12 目录 3 金融服务业 |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4 金融服务业 |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新冠疫情引发了人道主义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极大 加速了金融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几乎在一夜之间, 所有金融机构就切换到了数字化渠道、数字化技术和数 字化的工作方式。 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客户对于更多样化的选择、更高的 透明度以及更顺畅
2、交付的需求。创新型初创企业和新型 企业正通过新的竞争模式做出应对。相应的,为了保护 消费者,维持市场秩序,监管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合规 要求。 金融机构内部受到的影响同样巨大。从云计算到人工智 能,一系列先进技术正在对前、中、后台的广泛业务产 生影响,运营和人才模式也需要不断改变以顺应需求。 所有这些趋势中都蕴藏着一条新的暗线:数字化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全方位地分析了数字化风险并按类型细 分。在此之前,我们也分析了数字化风险对金融服务的 影响以及管理数字化风险的紧迫性。 引言 5 金融服务业 | 强化风险管理 拥抱数字未来 数字化风险概况 1 认清趋势,抓住机遇:2019年全球数字化风险调查,
3、 全球数字化风险调 查发现 为衡量颠覆性技术对金融机构的影 响,英国于近期对全球金融服 务业的167位高管进行了访谈。1 其中: 大多数(69%)受访者所在机构 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将想 法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 超过三分之一(36%)受访者所 在机构经历了因颠覆性技术出错 而导致的重大事故 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机构中 有关部门提供给风险治理主体用 以高效管理风险的信息是真正完 整而有效的 大多数(60%)受访者对所在机 构风险管理工具有效性的评分为 五分或更低(总分为10分) 仅不到五分之一(19%)的受访 者表示完全相信所在机构的数字 化交付团队具备在数字化企业中 管理风险的适当技能
4、结论:机构在实现真正数字化转型 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壁垒不再与技术 有关,而是与风险管理能力有关。 如今,监管机构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抵御 全球金融危机、地缘政治事件或全球流 行疾病(例如新冠肺炎)等危机带来的 严重业务中断冲击。金融机构保持运营 弹性的关键在于审慎管理因日益依赖数 字化商业实践而产生的风险。 数字化风险包括软硬件相关的风险,例 如服务中断或未经授权的访问;同时也 包括应用数字化技术时产生的新风险, 例如以下情形: 零售贷款: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数百个 步骤处理大量输入数据,然后作出贷 款决策。但这一决策是否公平公允并 不清楚。考虑到人工智能系统的复杂 性及其自主学习能力,想要理解系统 的
5、具体决策逻辑是极其困难的。 金融衍生品交易:交易双方同意在进 行简单的利率交换时,通过区块链 签订一项智能合约,在每个结算期结 束时根据中央结算机构公布的市场数 据进行结算。但是,用于验证交易的 区块链可能会将交易细节暴露给竞 争对手。 承保业务:因利润率下降,某人寿保 险公司将目光对准增长潜力巨大的新 兴市场。但是这些新兴市场没有代理 网络,只能通过移动技术接触客户群 体。该保险公司携手一家金融科技公 司开发一款应用程序,却发现自己 被“去中介化”,金融科技公司牢牢 掌握着客户关系的控制权。 如例所示,数字化风险不是单一的一类 风险,它可能具备战略风险、金融风 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或声誉风
6、险的 属性。同时,数字化风险深奥精妙,并 且会随着数字化生态、业务和服务模式 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这些示例也揭示了金融机构在运营弹性 方面面临的核心冲突:一方面,金融机 构需要对新兴数字化风险进行缓释;另 一方面,金融机构又需要更多的运营弹 性,从而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做出快 速应对。换句话说,金融机构需要在速 度和风险控制之间寻找平衡,这就需要 提升风险和鉴证流程的敏捷性。这也意 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培养能够进行理智冒险和试验的新型 文化和技能 掌握新兴前沿科技,参与庞大、复杂 的全球生态体系 在持续不断的变化成为常态时,实现 相匹配的新的执行速度 在实体和数字领域划定新的运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