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浦银国际研究浦银国际研究 首次覆盖首次覆盖|医药行业医药行业 本研究报告由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编制,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及免责声明。恒瑞医药恒瑞医药(600276.CH):):创新药迈入收获创新药迈入收获期,国际化加速前行期,国际化加速前行 创新药收入强劲增长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此外,公司创新药收入强劲增长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此外,公司国际化加速前行,创新药出海交易亦有望成为稳定的收入贡献来源。国际化加速前行,创新药出海交易亦有望成为稳定的收入贡献来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币 61
2、 元元。创新转型成功,创新药收入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创新转型成功,创新药收入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作为国内制药行业龙头,公司近年来集采风险基本出清,创新转型成功,创新药收入强劲增长(2023/1H24 分别实现 22%/33%同比增长),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截至1H24,创新药约占公司收入46%左右。目前公司累计有 17 款创新药物获批。展望未来,随着更多肿瘤、自免、代谢创新药的获批及放量,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公司创新药收入有望维持 20%-30%同比增速,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是国内公司是国内 ADC 管线资产储备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管线资产储备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2025 年有
3、望迎年有望迎来首款来首款 ADC 获批上市获批上市。肿瘤是公司多年来核心疾病领域(约贡献收入 53%),ADC 已成为公司未来肿瘤管线重点。经过 10 年的 ADC 研发积累,公司成功开发 12 款新型、具有差异化的 ADC 分子进入临床阶段,成为国内 ADC 管线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其中 4 款(SHR-A1811、SHR-A1921、SHR-A1904、SHR-A2009)处于 3 期,首款 ADC 产品 SHR-A1811 有望于 2025 年获批上市。凭借差异化的 ADC 分子设计、优秀的临床数据(单用及潜在丰富的联用空间)、先发优势及强大的商业化实力,我们认为 ADC 将成为公司中长期
4、肿瘤板块的强劲驱动力,公司亦有望在国内 ADC 竞争中长期处于行业领先状态。创新药出海授权不断丰富与升创新药出海授权不断丰富与升级,国际化有望进一步加速。级,国际化有望进一步加速。自 2023年以来,公司大幅加速了创新药出海授权的步伐,出海药物数量不断增加,出海授权的药物创新性越来越高,且具备全球潜在同类最佳的潜力(例如:TSLP 单抗)。此外,海外合作伙伴的规模亦进一步升级,例如 2023 年公司成功授权 HRS-1167 与 SHR-A1904 至德国Merck KGaA,2023年出海的TSLP分子授权予OneBio后被GSK收购。此外,出海授权的合作模式亦于 2024 年进一步创新至通
5、过 NewCo形式出海(例如,3 个 GLP-1 创新药出海至 Hercules),公司不仅可在海外新成立的公司保持一定话语权,亦可享受海外公司后续潜在的估值收益。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 BD 负责人 Jens Bitsche-Norhave近期加入,其跨国大药企近 20 年的 BD 经验及国际化视野有望加快公司创新药出海的步伐。短期来看,BD 交易的首付款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2025 年公司有望实现“双艾”组合的美国上市。中长期来看,随着具备全球同类最佳潜力的出海产品往后期推进及获批,公司的海外里程碑收入及分成收入有望逐步提升。首首次覆盖给予次覆盖给予“买入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
6、币评级,目标价人民币 61 元。元。我们预测公司2024E/2025E/2026E 有望实现 272 亿/297 亿/334 亿元收入,60 亿/65亿/77 亿元归母净利润。我们采取 SOTP 估值方法分别对创新药及仿制药业务估值,我们预计公司创新药业务估值约为 3,229 亿元(基于DCF 估值,WACC:7.8%,永续增长率 3%),仿制药业务估值约为 662亿元(基于 PE 倍数估值,采取 20 x 2025E PE),加总我们得到公司目标市值 3891 亿元,对应目标价人民币 61 元。投资风险:投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激烈、研发延误或失败、国际化进展不顺利、利润不及预期。浦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