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 2024 年 03 月 25 日 LCD 保价控产格局向好,OLED 供需双向驱动国产替代白热化 看好光电显示行业系列深度九 证券分析师 袁航 A0230521100002 杨海晏 A0230518070003 李天奇 A0230522080001 联系人 袁航(8621)23297818 本期投资提示:大陆厂商在 LCD 领域取得主导后开始按需生产,理性竞争。根据 Omdia 数据,中国大陆全尺寸 LCD 市场份额从 2017 年 25.2%增长至 2022 年 55.5%。相较于以往弱化盈利抢占份额的战略,2023 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在以盈
2、利作为首要经营目标下,按需控产的策略使得价格逐渐回温,大部分面板厂实现了 TV 业务线的扭亏为盈,进一步转向合理化竞争。IT 面板格局正在重演 TV 竞争之路,大陆面板厂基于产能释放以及客户策略等因素仍有较大规模诉求。大陆厂商一方面通过现有产品的价格优势竞争,另外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产品的新规格提升竞争力。中国大陆高世代产线折旧收尾,有望将带来利润弹性。自 2011 年中国大陆第一条 G8.5代线量产,至今中国大陆面板厂已经投资了 8 条 G8.5 代线(包括 1 条买自 SDC 的苏州G8.5 代线,不包括 LGD 广州线),8 条 G8.6 代线及 4 条 G10.5 代线(不包括广州超视界
3、 G10.5 代线)。中国大陆厂商一般采用 7 年折旧期,在 8 条 G8.5 代产线之中有 5 条已经折旧结束或接近结束,1 条将在 1 年内折旧结束;4 条 G10.5 代线也都处于折旧周期的最后阶段,在折旧期结束后面板厂商有望获得较大利润弹性。韩日台厂的加速退出和改造带来整合契机。历史来看,日韩面板厂商的产能重构和停产以及台厂的投资谨慎,间接增加了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的产能份额。韩国 LGD 计划通过重组LCD和升级OLED来加速改善业绩,有望将通过出售其广州LCD 厂来获得额外资金;日厂夏普持续亏损后有望在 2024H2 暂停堺工厂 SDP 投片;由于目前 IT 产品依然以 G6代以
4、下线体生产为主,大陆厂商 Oxide 的 G8.5 代线产能逐渐释放后友达和群创在 2023年加快了产能调整,改造或关闭了部分工厂,预计两家企业将在 2024 年继续改造或淘汰旧的、低效的生产线。OLED 供需双向驱动,国产替代正当时。OLED 渗透率在智能手机持续提升,从 2015Q1的 16%提升至 23Q4 的 56%,大陆面板厂也受益于国产化,在 OLED 手机领域市占率已达 43.3%,增长约 14pcts。苹果引领,OLED 向中尺寸扩容。苹果持续在旗下所有行动电脑和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 面板,这种趋势有望提高 IT OLED 的渗透率。除苹果外,目前 Samsung Gal
5、axy、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华为、步步高、小米和 LG Electronics 都在其 PC 产品中采用了 OLED 显示面板。IT OLED 面板依赖供应商 G6 代线改造和高世代线投资,多条高世代OLED G8.6 代线已宣布投产,未来有望带来新一轮资本开支。建议关注 LCD 和 OLED 双主线:中游制造:面板厂京东方 A、深天马 A 等。上游材料:看好 LCD 景气度回升及台厂和韩厂退出后的上游回流,OLED 行业的持续景气带动上游放量,关注 OLED 发光材料和设备奥来德;偏光片三利谱;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天德钰;显示驱动芯片封装汇成股份。上游设备:OLED G8.6 代线的资本开支
6、有望拉动面板设备板块,检测设备精测电子(机械组)、华兴源创等。风险提示:新技术替代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的风险。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17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LCD 保价控产格局向好,OLED 供需双向驱动国产替代白热化,建议关注 LCD和 OLED 双主线:中游制造:最直接受益于光电显示行业景气度的面板厂京东方 A、深天马 A 等。上游材料:看好 LCD 景气度回升及台厂和日韩厂退出后的上游回流,OLED 行业的持续景气带动上游放量,关注 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