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稻壳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Rice Hull Technology Co.,Lt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住路 188 号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2023 年年 12 月月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Copyright Notification未经书面许可未经书面许可 禁止打印、复制及通过任何媒体传播禁止打印、复制及通过任何媒体传播2023 IMT-2030(6G)推进组版权所有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目录前言.1第一章6G 信道研究背景与现状.21.1 6G 愿景与需求.21
2、.2 6G 信道需求与挑战.21.3 6G 信道研究现状.4第二章 太赫兹通信信道研究.102.1 太赫兹信道测量平台与场景.102.2 太赫兹信道特性分析.152.3 小结.25第三章 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研究.263.1 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场景及需求.263.2 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测量及仿真研究.273.3 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方法研究.403.4 小结.53第四章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研究.564.1 概述.564.2 大规模 MIMO 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564.3 智能超表面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644.4 小结.71第五章 可见光通信信道研究.735.1 可见光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3、.735.2 考虑人体遮挡的可见光通信中断概率分析与建模.745.3 可见光信道建模挑战与展望.795.4 小结.79第六章 多样通信场景信道研究.806.1 车联网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806.2 空-地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836.3 海洋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886.4 小结.97第七章 新型信道建模方法探索.1017.1 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信道特征超分辨率模型.101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7.2 小结.106第八章 面向 6G 的信道数据集和信道仿真器.1078.1 面向 6G 的信道仿真器.1078.2 面向 6G 的 AI
4、空口信道数据集.108第九章 总结.109贡献单位.110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图目录图 2-1 105 GHz 太赫兹信道测量平台.11图 2-2 105 GHz 办公室测量场景及测量点位建模方法原理.11图 2-3 132 GHz 城市微蜂窝测量场景及测量点位部署.12图 2-4 140 GHz&220 GHz 室外街道峡谷的信道测量环境和部署.13图 2-5 306-321GHz 太赫兹信道测量系统.13图 2-6 中庭天台场景和测量部署.13图 2-7 室外 L 型街道场景和测量部署.14图 2-8 LOS 与 NLOS 场
5、景路径损耗模型.16图 2-9 130-135 GHz 与 219-224 GHz 室外街道峡谷路径损耗.17图 2-10 306-321GHz 室外场景最佳方向路径损耗和 CI 模型.17图 2-11 太赫兹室外场景下路径损耗因子的测量值.17图 2-12 LOS 与 NLOS 场景时延扩展模型.18图 2-13 LOS 与 NLOS 场景角度扩展模型.19图 2-14 K 因子模型.20图 2-15 多频段测量、传统 3GPP 模型以及改进后的 3GPP 信道模型的稀疏性曲线.21图 2-16(a)EFeko(s,s)与(b)EDS(s,s)的比较.23图 2-17 三维表面上的散射电场比
6、较(a)Feko,(b)散射模型.24图 2-18 不同入射角度下的散射电场比较(a)Feko,(b)散射模型.24图 2-19(a)不同粗糙表面形状下的散射电场比较(b)Feko,(c)散射模型.25图 3-1 信道测量场景布局.28图 3-2 ISAC 信道实际测量场景.29图 3-3 ISAC 信道的 PADP.29图 3-4 ISAC 信道 MPC 联合分簇结果.30图 3-5 测量实景图.31图 3-6 测量布局图.31图 3-7 不同情况下的功率时延角度谱.32图 3-8 不同点位下目标朝向角度与环境相同角度的 PDP 对比.33图 3-9 多径数目对比.33图 3-10 时延与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