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车研究框架(二)整车研究框架(二):增量、电动化空间及格局增量、电动化空间及格局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行业深度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8日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分析师:程似骐分析师:程似骐021-68821600SAC 编号:S1440520070001SFC 编号:BQR089分析师:陶亦然分析师:陶亦然010-85156397SAC 编号:S1440518060002分析师:陈怀
2、山分析师:陈怀山021-68821600SAC 编号:S1440521110006分析师:马博硕分析师:马博硕010-85156397SAC 编号:S1440521050001分析师:胡天贶分析师:胡天贶010-85156397SAC 编号:S1440523070010 2核心观点:核心观点:1、当前汽车需求虽仍受宏观环境压制,但降价增配、刺激政策等托底国内总量,出口强化韧性,预计9月进入消费旺季后,行业景气将回升;2、国内售价20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是核心增量市场,新车供给加速下,规模化走量及高端化是车企降本增效主要手段,城市智驾是胜负手;3、看好造车新势力及比亚迪受益高端市场扩容+替代BB
3、A增量空间,关注传统自主品牌电动化转型拐点。研究结论:研究结论:1、参照国家人均GDP目标、复盘海外国家保有量及销量,2035年中国汽车年销量有望达4千万辆,22-35年CAGR=3.2%;当前汽车需求仍受宏观环境压制,但降价增配、刺激政策等托底国内总量,出口强化韧性,预计23年乘用车产量2448万,同比+4.6%,其中出口335万辆,同比+32%。2、国内乘用车需求已从首购转向增换购,消费结构K型分化,23年1-7月20万元价格带零售量同比+18%;而新能源车贡献中高端市场增量,售价15-30万电动化率同比+11pct。当前EV销量增速边际放缓,电池降本及超充普及速度边际影响较大;插混降价增
4、配加速渗透,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915万,同比+38%;25年有望达1445万辆,渗透率51%,CAGR 26%,其中20万元价格带占比约44%,渗透率约61%。3、智能电动化推动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及高端化,比亚迪国内市占率跃居首位,新势力在高端市场起量,比亚迪、特斯拉及理想确立领先地位。23年新车供给加速、降价促销、盈利分化加大等现状将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小鹏、华为、理想等城市NOA覆盖场景及技术迭代加速。当前车企新车战略主要包括丰富产品矩阵、发力高端化、巩固规模优势等,降本增效及智驾是核心竞争要素,高端化及规模是战略方向。4、高端市场扩容+替代BBA贡献增量空间,产品
5、序列补齐及爆款打造+渠道完善是抓手。23年国内20万以上乘用车销量预计可达714万辆,同比+7.1%,其中新能源316万,同比+52%;22年BBA在中国销量合计192万辆,在30万元价格带合计市占率稳定在五成。我们看好新势力发力高端市场,关注传统自主电动化拐点:1)重点推荐理想汽车,公司正向循环持续强化,盈利向上弹性兑现,24年首款30万以下增程及4款纯电新车上市将贡献新增量空间,预计实现销量达60.6万辆,营收1950亿,净利润155亿元,对应PS 1.6倍、PE 20倍,维持“买入”评级。此外,建议关注蔚来/小鹏,当前困境反转预期强化,智驾领先优势夯实。2)推荐比亚迪,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
6、车龙头,确立技术、规模及成本领先后实现量利齐升,高端化及全球化贡献中长期成长空间;关注长安/长城/吉利等传统自主,2023年新车供给强劲,关注电动化转型拐点。核心观点 8XpOyRuNmPbU8OaObRnPoOtRnOlOqQyRlOnMoP9PpOqQxNoOmQNZpNwO研究内容:自上而下聚焦增量、结构及格局3研究背景:研究背景:1、总量维度,2023年至今国内乘用车市场景气波动较大,从Q1低景气低预期到Q2向上修复,当前主机厂降价促销又引发景气预期下修;顺周期视角下,应该如何把握汽车板块长期的增量空间以及中短期景气节奏?2、结构维度,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三成,分价格带及技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