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3年年0303月月1515日日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汽车行业评级:汽车 强于大市(维持)强于大市(维持)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平安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月酝知风月酝知风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价格战为“表”,定价权切换为“里”价格战为“表”,定价权切换为“里”核心摘要核心摘要 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
2、在去库存需求。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定价权切换至特斯拉与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手中定价权切换至特斯拉与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手中。1)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整体规模在快速萎缩,我国燃油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到2022年减少了700万台左右。2)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正被边缘化,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8%,自主品牌的新
3、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50%,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3)旧有合资模式不能适应新发展形势。2018年我国汽车合资股比放开+鲇鱼特斯拉入华后,合资车企中外股东方核心诉求不一致,中方第一要务是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外方则谋求更高的本土控制权。合资车企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且大多没有插混车型布局,过去树立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2023年自主品牌加速铺设独立新能源销售渠道,合资车经销渠道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近几年多个外资
4、品牌退出中国近几年多个外资品牌退出中国,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2023年重点关注插混车战略转型坚决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精选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域控制器等渗透率技术低+发展空间大的优质赛道,推荐已于对应细分赛道进行精准卡位、前瞻布局的配件企业,推荐中鼎股份、华阳集团、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风风险提示:险提示:1)价格战造成车企盈利端承压;2)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3)燃油车降价冲击新能源车销售。nNrQXXeXfVdXoWeXyXbRdNaQpNqQmOtQj
5、MqQnOjMqRtN8OqQxONZoMoNwMrQoQCONTENTCONTENT目录目录汽车降价激战正酣,合资车企逐渐失去市场主导汽车降价激战正酣,合资车企逐渐失去市场主导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汽车降价激战正酣价格战表层原因:排放法规切换+需求不足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深层原因:合资车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影响推演:弱势品牌出清,旧有合资模式或难以为继汽车降价激汽车降价激战战正酣正酣4 新能源龙头在新能源龙头在2023年率先启动价格战年率先启动价格战。2023年初特斯拉率先开启降价周期,在特斯拉的影响下,华为问界、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比亚迪则将20
6、23款秦Plus DMi售价降低到10万元以内。受特斯拉、比亚迪两大新能源龙头在2023年的价格策略影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在23年的新车定价较为保守,如理想推出Air版车型(无空气悬架)拉低售价区间,智己LS7起售价仅为30.98万元,明显低于此前上市的同级别车型。新能源车价格战蔓延到燃油车新能源车价格战蔓延到燃油车。此次价格战由新能源车企率先发动,最终波及到燃油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3月6日,东风汽车旗下主机厂联合湖北省政府推出了购车补贴政策,优惠力度达数万元,其中东风雪铁龙C6优惠额度达到9万元,引发市场热议。随着东风汽车的降价,众多车企纷纷跟进降价,进而掀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降价潮。价格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