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深度报告:煤企开启能源转型传统能源迎来新机遇-220920(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开采行业深度报告:煤企开启能源转型传统能源迎来新机遇-220920(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煤炭开采煤炭开采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2 煤炭开采煤炭开采 2022 年 09 月 20 日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8 月煤炭产量延续下行,供紧需增煤价仍具向上动能行业点评报告-2022.9.19 煤价加速上涨,政策扰动迎加仓布局 时 点 行 业周 报-2022.9.18 全球能源危机与地缘政治局势再升级,加 配 煤 炭 股 行 业 周 报-2022.9.12 煤企煤企开启能源转型开启能源转型,传统能源,传统能源迎来迎来新机遇新机遇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张绪成(分析师)张绪成(分析师)陈晨(分析师)陈晨(分
2、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3 证书编号:S0790522040001 煤炭行业资本开支高峰煤炭行业资本开支高峰期期已过,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已过,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 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产量释放。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产量释放。“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五年内累计淘汰落后产能超过 10 亿吨,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快速出清,煤炭产能大幅优化。2016-2018 年煤炭行业低资本开支影响 2021 年及以后煤炭产量释放。“十三五”期间产能优化与低资本开支是导致目前煤炭供给偏紧的重要因素。“双碳”“双碳”背景下背景下,煤企新建产能意愿减弱。,煤企新建产能意愿减弱。“双碳”政策严控煤
3、炭消费增长,我们预计煤炭消费量将于 2030 年前后达峰,远期煤炭需求下降必将对现在煤企新建产能产生负面影响。一般煤矿开采期限为 40-50 年,新建煤矿已不是煤企资本开支的最优选择。能源转型是煤企意愿与能力的匹配。能源转型是煤企意愿与能力的匹配。煤炭行业景气上行,煤企盈利稳步提升,碳中和背景下,煤企煤炭主业资本开支意愿减弱,行业高盈利持续支撑传统能源转型,为确保未来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能源转型已成煤企共识。同时,煤企能源转型受到政策大力支持,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双碳”助力煤企转型“双碳”助力煤企转型,新能源转型是主要转型路径,新能源转型是主要转型路径 转型方向一:风光绿电转型方向一:风光绿
4、电。风光绿电转型为运营型转型路线,是煤企能源转型的主要路径之一。我国风光资源丰富,风电、光伏装机量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风光火储”一体化有望成为未来的能源形态。由于煤炭下游主要为煤电,煤企具有一定的电力运营能力,风光绿电转型是煤企转型初期的主要路径。转型方向二:转型方向二: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储能电池转型为技术型转型路线,储能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较多。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储能技术成为解决其消纳和不连续问题的关键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逐渐提升,储能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煤企储能转型方向主要为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转转
5、型方向三:氢能。型方向三:氢能。氢能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化工副产氢具有先发优势和成本优势,绿氢(电解水制氢)转型是氢能发展的最终目标。绿氢有望成为低碳经济最具前景的能源载体,是助力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极具发展潜力。转型方向四:低碳新材料。转型方向四:低碳新材料。新材料转型为产业链延伸路线,煤企需配备煤化工产业链,下游延伸发展低碳新材料,传统能源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煤化工延伸主要包括煤化工与其他产业一体化、碳捕集与利用、绿氢耦合、做长煤化工产业链、发展副产物精细化工等。煤企煤企能源转型大幕开启,估值有望提升能源转型大幕开启,估值有望提升 电投能源:电投能源:上市煤企中风光绿电运营规模最大,
6、并已启动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盘江股份:盘江股份:规划发展风电、光伏、火电、抽水蓄能项目 612 万千瓦,“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空间广阔。中国神华:中国神华:通过国能基金布局新能源产业。兖兖矿能源:矿能源:规划转型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装备。中煤能源:中煤能源:新能源与现有主业的互补耦合,渔光互补项目先期 30MW 成功并网发电。靖远煤电:靖远煤电:远期规划光伏装机容量达 1GW。华阳股份华阳股份:布局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并提供光伏、飞轮储能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永泰能源:永泰能源:规划布局钒矿&全钒液流电池。美锦能源:美锦能源:全方位布局氢能产业链。宝丰能源:宝丰能源:煤化工产向低碳、绿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