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深度报告:聚焦软镜领域创新引领增长-220919(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华内镜-深度报告:聚焦软镜领域创新引领增长-220919(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医疗器械 http:/ 1/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澳华内镜(688212)报告日期:2022 年 09 月 19 日 聚焦软镜领域,创新引领增长聚焦软镜领域,创新引领增长 澳华内镜澳华内镜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澳华内镜为软管式内窥镜(软镜)国产龙头厂商,二十余年专注该领域,构建较高技术壁垒(产品单价逐步提升),渠道逐步向三级医院切换(打开放量空间),打开成长天花板。2023年公司高端产品获批有望拉动收入持续高增长。消化内镜行业:国产规模消化内镜行业:国产规模 CAGR26.5%国产化率国产化率从从 5%快速快速提升至提升至 21%,规模,
2、规模 CAGR26.5%。消化道疾病早筛、医师资源瓶颈解决,共同驱动行业快速增长。软管式内窥镜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的观察,我们认为,消化道早筛需求拉动内窥镜销售快速增长;供给端医师不足问题逐渐解决,2026 年消化内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10 亿元,2021-2026 年CAGR12%。产品、渠道壁垒逐步突破,国产率化提升最佳窗口期。随着国产厂商逐步突破海外壁垒,2026 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 21%。2018 年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占据我国 95%的软镜市场份额,对比海外,我们认为软镜壁垒主要在于产品与渠道壁垒:(1)产品壁垒逐步突破。产品壁垒主要体现在成像效果差异与临床易用性差异,近年来,随着
3、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在 CMOS、差异化染色技术以及医工结合下的持续迭代,国内产品在产品技术端逐渐接近海外水平;(2)渠道壁垒逐步突破。海外龙头完善的销售与售后体系构建渠道壁垒,国产品牌以价位及渠道服务优势,先布局下沉市场,经过长期品牌建设以及医工结合下产品改进,逐步与海外品牌有一战之力,三级医院接受度逐步提升,渠道壁垒逐步突破。我们认为随着国产厂商高端产品的商业化,2026 年国产化率有望达21%。所以,我们预计国产消化内镜行业市场所以,我们预计国产消化内镜行业市场 2026 年有望达到年有望达到 24 亿元,亿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速年复合增速 26.5%。澳华内镜:专注软管式内
4、窥镜,收入澳华内镜:专注软管式内窥镜,收入 CAGR 有望达有望达 42.4%澳华内镜专注软管式内窥镜领域,新产品持续迭代带动收入增长高于行业。澳华内镜成立于 1994 年,一直专注于软管式内窥镜领域,公司收入全部来自于内镜设备、内镜耗材与内镜维修,2019-2021 年内镜设备收入占比均近 90%。廿载创新迭代,构建技术壁垒,2018 年 AQ-200 高端产品推出,渠道逐渐由二级医院向空间更大的三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切换。2018-2020 年公司覆盖公立三甲医院数量分别为 39/73/107 家,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的进一步创新优化,三甲医院覆盖数量与产品供应数量将持续增加,收入有望
5、快速提升。高端产品放量拉动,收入 CAGR 有望达 42.4%。2020-2021 年,随公司销售渠道的逐步打开,公司高端产品 AQ-200收入快速增长,公司预期 2023年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 AQ-300 获批,主要针对三级医院进行销售,我们认为,随公司 AQ-200、AQ-300 等高端内镜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内窥镜收入将快速提升,2021-2024 年收入年收入 CAGR 有望达有望达 42.4%。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4.43/6.69/10.0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7%、51.0%、49.7%;公司
6、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55/87.40/127.81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2.65%、49.26%、46.24%,对应 EPS分别为 0.44、0.66、0.96 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公司成长性,给出 2023年 100倍PE,对应目标价 65.64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持续的风险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增持增持(首次首次)分析师:孙建分析师:孙建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80006 02180105933 研究助理:司清蕊研究助理:司清蕊 基本数据基本数据 收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