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度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报告(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度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报告(12页).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报告年度2021云南省蚕桑产业工作组 44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编审:梁 基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执笔:张 丽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李跃琼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稿:浦国俊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编辑:杨红朝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45/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报告/一、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一)蚕桑生产情况蚕桑产业作为我省高原特色、绿色友好产业之一,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蚕桑产业将围绕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幅提升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2021年,云南蚕桑产业发展呈
2、现“七增”的发展态势,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调度统计,全省桑园面积138.6万亩,同比增1.2万亩,增0.9%;发种量 142 万张,同比增 2 万张,增 1.4%;蚕种产量 183 万张,同比增 5 万张,增 2.7%;蚕茧产量 5.7 万吨,同比增 0.1 万吨,增 1.8%;蚕茧均价 57.2 元/千克,同比增 19.6 元/千克,增 34.8%,其中春茧 62 元/千克,夏秋茧 57.1 元/千克;农民售茧收入 32.6 亿元,同比增 11.6 亿元,增 35.6%;全产业链产值约 56 亿元,同比增 16 亿元,增 28.6%。(二)主要品种及区划布局1主要品种桑树栽植的主要桑品种有农桑
3、 8 号、农桑 12 号、农桑 14 号、盛东 1 号、湖桑 32 号、湖桑 35 号、湖桑 7 号、湖桑 197、湖桑 199、育 71-1、云桑 1 号、云桑 2 号、女桑、湘 7920、云丰 1 号、云丰 2 号、嘉陵 20 号、强桑 1 号、强桑 2 号、丰田 2 号、沙 2 伦 109(杂交桑)、桂优 12 号、桂优 62 号、粤桑 11 号、粤桑51 号、云果桑 1 号、大 10、云桑 2 号等。经过多年发展,农桑 14、强桑 1 号、丰田 2 号适宜性强、叶质优,成为云南省主推优良桑品种。云南省主要饲养的蚕品种有菁松 皓月、华康 2 号、华康 3 号、7817532、云抗一号、云
4、蚕 7 云蚕 8、云夏 4 云夏 3、雄蚕、秋丰 白玉、苏秀 春丰、川山 蜀水、秋华 平 30、932 芙蓉、两广二号等。据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调查,2021 年,主要饲养的蚕品种有华康 2 号、菁松 皓月、云抗一号和华康 3 号。其中,华康 2 号饲养量占全省饲养量 35.1%,菁松 皓月饲养量占全省饲养量 31.3%,云抗一号饲养量占全省饲养量 13.7%,华康 3 号饲养量占全省饲养量 9.1%。2蚕桑产业区划布局云南省蚕桑生产基地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其他作物规划,主要布局在三大区域。一是滇中、滇西蚕桑生产区。以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
5、等州(市)为主,着力打造一批“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桑园面积占全省桑园面积 70.4%,发种量占全省发种量67.7%,蚕茧产量占全省蚕茧产量 71.9%。二是滇南蚕桑生产区。以普洱、文山、红河、临沧等州(市)为主,利用桑叶生产期长、养蚕批次多,产量高等有利条件,46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建设生产基地。桑园面积占全省桑园面积 14%,发种量占全省发种量 13.7%,蚕茧产量占全省蚕茧产量 14%。三是金沙江流域蚕桑生产区。以金沙江沿岸的 20多个县区丘陵山地为主,利用桑树速生、抗旱等特点,结合退耕还林、长江防洪工程,建设金沙江生态蚕桑带,桑园面积占全省桑园面积 15.6%。3
6、市场经营主体情况全省现有从事蚕桑产业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728 家。其中,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 65 家、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团体 7 家、企业 260 家、农民合作社 158 个和家庭农场 238 个。从企业主要业务和关键环节来看,蚕茧生产企业83家、缫丝企业13家、丝绸加工企业3家、注册的丝制品加工企业 117 家、蚕种生产企业 8 家、综合利用及其他企业 6 家、蚕用物资企业 21 家。4绿色发展成效为支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省蚕桑工作以蚕桑产业工作组为核心,针对蚕桑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开展蚕桑高质高效项目推进,主要推广桑园绿色防控、小蚕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