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计算联盟:2025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设计研究报告(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计算联盟:2025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设计研究报告(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设计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设计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全球计算联盟开放液冷专业委员会编写单位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张家港迪克汽车化学品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中国石化北京研究院编写组成员李圣义、杨金谕、周冬冬、张春、高从文、石莹、王贵林、许轶、单猛、李鹏、张凯蛟、金跃红、叶向阳、陈凯版权声明本研究报告版权属于全球计算联盟。使用说明:未经全球计算联盟事先的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抄袭、影印、翻泽本文档的任何部分。凡转载或引用本文
2、的观点、数据,请注明“来源:全球计算联盟”目目录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与技术概况.11.1 政策驱动与液冷技术.11.2 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技术.1第二章 系统化设计原则和分级.3第三章 防漏液设计规范.3第四章 漏液防护设计规范.34.1 液冷节点漏液防护.44.2 液冷机柜漏液防护.64.3 CDU 漏液防护.84.4 液冷环路漏液防护.8第五章 漏液检测设计规范.95.1 水浸绳漏液检测.95.2 传感器漏液检测.105.3 服务器冷却液流量监测设计.11第六章 漏液告警和后处理设计规范告警.116.1 告警信号.116.2 漏液告警上传协议及具体命令要求.12第七章 建议与展望.19
3、7.1 应场场景.197.2 案例:超聚变 FusionPoD for AI 整机柜液冷服务器.19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221第一章第一章 行业背景与技术概况行业背景与技术概况1 1.1.1 政策驱动与液冷技术政策驱动与液冷技术1.11.1.1.1 政策政策国家对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促使行业不断寻求降低 PUE(Power UsageEffectiveness,能源使用效率)的解决方案。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单芯片算力密度急剧增加,传统风冷散热的效率和能力达到瓶颈,不仅难以有效控制设备温度,还消耗大量电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液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散热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1.1.
4、1.1.2 2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液冷技术发展现状液冷服务器及液冷机柜在运营商、互联网等行业的试点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多个服务器厂商积极投入液冷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根据 IDC 数据,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 2024 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 12.6 亿美元,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长 98.3%,其中液冷解决方案仍以冷板式为主,占到 95%以上,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2 亿美元。冷板式液冷系统主要由液冷机柜和服务器、分集水器、供回歧管、冷量分配单元及制冷设备等组成。冷却液通过循环管路流经冷板,与服务器内的发热元件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服务器的散热。冷板式
5、液冷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1-1 所示。图 1-1 冷板式液冷系统工作原理2冷板液冷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液冷解决方案,具有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但漏液问题是其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1.1.2 2 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技术液冷系统防漏液和漏液检测技术1.1.2.12.1 防漏液和漏液检测的重要性防漏液和漏液检测的重要性防漏液和漏液检测对于液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数据中心等对设备运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液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液,冷却液可能会渗入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核心硬件,导致精密电子元件短路、腐蚀,进而引发设备故障甚至系统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业务中断风险。正因
6、如此,液冷系统设计上防漏液显得尤为关键,它通过优化管路连接结构、采用高品质密封材料等方式,从源头上降低漏液概率,为系统稳定运行构筑起第一道防线。而漏液检测则是第二道“安全闸门”,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定位漏液位置,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液问题,避免因液体泄漏导致的设备损坏、短路、腐蚀等故障,减少系统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同时,冷却液若含有化学物质,泄漏后可能污染土壤、水源,防漏液和漏液检测也能防止冷却液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此外,推动防漏液和漏液检测设计规范的标准化,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运维可靠性,促进液冷技术在更多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数据中心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