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王育红-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王育红-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思考.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新时期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思考 王育红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Email: 2025年10月29日 目录 CONTENTS 1.党和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建设的要求 2.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调整 4.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思考 3.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PREFACE 前言 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影响,终身教育这一理念自从1965年保罗朗格朗提出之后就一直被视为提高公民全阶段素养能力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而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类型,不仅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
2、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持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继续教育人群不断扩大、不断多元化的背景下,面对新发展格局,推动学历继续教育实现路径创新与内涵升级,是其回应时代命题、破解发展瓶颈所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01 中共中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优化高校布局、分类推进改革、统筹学科设置,深入推进“双一流”高校和国家交叉学科中心建设,强化科研机构、
3、创新平台、企业、科技计划人才集聚培养功能,培育拔尖创新人才。PREFACE 前言 02 党和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建设的要求 03 宏观层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继续教育的决策部署 1 党的十九大(2017.2)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 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10)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3 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10)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 教育现代化2035(2022.7)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5 党的二十大(2022.10
4、)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6 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7)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7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25.1)完善和加强继续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制度保障,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04 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数字化引领继续教育持续发展。
5、新时代的继续教育由“学历补偿”向“能力与素质提升”转变,在生源数量、质量和学科专业等方面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字化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变革。继续教育形态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多阶段发展,早期的“广播电视+教育”已向现在的“数字智能+教育”发展。数字化实现继续教育融合创新。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享共创是智能新时代的特征,建立健全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新格局。05 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
6、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06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一、总体定位 会议强调教育强国建设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继续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环节,需在教育强国建设全局中找准定位,发挥其在提升全民素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制度保障与体系完善。提出要完善和加强继续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制度保障,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生态,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