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6年度医疗器械策略报告设备篇:创新破壁并购筑基后集采时代医疗器械的价值重构-251115(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2026年度医疗器械策略报告设备篇:创新破壁并购筑基后集采时代医疗器械的价值重构-251115(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Info1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 Table_Date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5-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优于大势 Table_PicQuote 历史收益率曲线 Table_Trend 涨跌幅(%)1M 3M 12M 绝对收益 3%-1%14%相对收益 1%-12%-1%Table_Market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477 总市值(亿)68,752 流通市值(亿)33,641 市盈率(倍)53.14 市净率(倍)2.94 成分股总营收(亿)24,592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1,400 成
2、分股资产负债率(%)38.77 相关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常规装备势如破竹,高端产品锋芒毕露-20250821 器械市场复盘、前沿趋势展望与投融资全景 -20250514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叶菁证券分析师:叶菁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24040003 证券分析师:古翰羲证券分析师:古翰羲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24080002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创新破壁,并购筑基:创新破壁,并购筑基:后集采时代后集采时代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价值重构的价值重构-医药行业医药行业 2026 年度年度医疗器械策略报告设备篇医疗器械策略报告设备篇 报告摘要:报
3、告摘要:Table_Summary 2026 年有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板块的价值重构年。政策压力并非行业的终点:外有投资回收期缩短、医院现金流改善促进采购决策,叠加医保/DRG 政策优化预期;内有倒逼厂商创新+出海双线并行;有望开启创新技术加速兑现、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的新发展阶段。当前,板块基本面当前,板块基本面已现拐点,但机构持仓却处于近年历史低位,已现拐点,但机构持仓却处于近年历史低位,关注关注预期差下预期差下的的投资机遇。投资机遇。政策支持,创新器械有望迎来“支付政策支持,创新器械有望迎来“支付-创新”正循环:创新”正循环:从“审批优化”走向“支付优化”,国家药监局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为高
4、端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部分省市已在探索新术式纳入医保范畴,期待 DRG除外支付、创新器械单独付费等政策大规模落地。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注册证进入业绩兑现期,全球订单量、装机量持续快速提升;国产品牌单台设备平均手术量与达芬奇仍有较大差距、提升空间巨大,期待手术机器人耗材逻辑能尽快兑现。脑机接口:脑机接口:十五五战略目标产业。二级市场关注传统康复产业升级迭代,新上市硬科技公司有望拉动投资热度;脑机接口已在部分省市纳入医保,脑机接口康复设备投资回收期不到 1 年,医院采购动力强。内需恢复内需恢复,招采全面恢复,招采全面恢复,“反内卷”已是新基调:“反内卷”已是新基调:集采范围
5、逐步扩大,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反内卷”改善厂商生存空间。服务价格改革&设备集采并行落地后的投资回报率提升、投资回收期缩短,有望提升医院采购意愿。影像设备:影像设备:CT/MR/MI/超声/内窥镜等领域国产化率初见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产品牌在光子计数 CT、DSA 等领域已取得技术突破,期待国产替代实现突破;高端 CT 球管、光子计数闪烁体等尖端技术突破在即,自主可控想象空间巨大。出海出海加速加速,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面对国内集采压力,出海已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企业出海路径正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升级为全球化布局,包括渠道和产能的海外建厂与全球并购。家用医疗设备:
6、家用医疗设备:“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加强学术影响力、医疗机构合作、渠道建设及售后服务体系;自主建设与海外并购双线并行,借助产能与销售资源快速提升跨地区影响力。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技术力快速追赶全球一线水平,新星凭借产品力与性价比优势快速推广,龙头快速推进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布局,规模化出海势在必得。2026 年,在医疗设备行业投资中,我们建议投资者核心关注政府支持、内需恢复、出海加速三大主线,重点关注在行业价值重构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头部企业。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研发与竞争风险、产品与出海风险等。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