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amp小宇宙:2025“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amp小宇宙:2025“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54页).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对话的力量”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主编 李梦颖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小宇宙 App2025年10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研究团队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报告”研究团队总指导:孙玮项目负责人:李梦颖项目成员:曾维涵、张祁锴、戴思霖、王子寒、尹海颖小宇宙 App 项目支持团队小宇宙 App 项目支持团队团队负责人:欧里数据内容支持:方加鹏、李新宇、王娜项目协调:罗铮目录目录前言前言 1绪论 播客:城市对话的公共价值绪论 播客:城市对话的公共价值 2一、城市文明:交流与对话 2二、播客:小宇宙的“大世界”3
2、第一章 对话的生成:听众、主播与平台的播客实践第一章 对话的生成:听众、主播与平台的播客实践 6一、听众:深度参与、主动探索 6二、主播:兴趣驱动的公共价值创造者 8三、平台:“编辑精选”的策展与权力 13第二章 时事、科技、情感:播客公共价值的多重面向第二章 时事、科技、情感:播客公共价值的多重面向 22一、案例一 美国大选:重大公共议题的准专业讨论与协作校正 23二、案例二 AI 技术:构建前沿科技的发展图景 29三、案例三 再见爱人:情绪化、个体化表达的价值 33第三章 播客与第三章 播客与城市:新公共生活城市:新公共生活 38一、众声之城:编织多维城市叙事 38二、线下在场:营造城市新
3、型公共空间 431前言前言近年,中文播客迅速崛起,呈现出一些区别于主流社交媒体的特点:长达数小时的深度内容极为普遍;用户表现出强烈的互动意愿、常见百字以上长评论;形成了以“对谈”和“串台”为代表的典型节目形态;从听友群到播客节,连接、创造了线上线下的多元社群。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在今天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怎么看待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它为培育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了什么样新的可能性?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长期关注新媒介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致力于以学术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关怀,自 2024 年 9 月起,中心与中文播客头部平台“小宇宙App”合作,展开了为期一年的研究。我们结合了多种方法,包括
4、抓取和分析小宇宙平台节目及用户数据;于 2025 年 4 月面向全平台主播展开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代表性主播、节目及平台方进行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线下播客节活动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究,立体地描绘中文播客的公共价值。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对播客公共价值的理论阐发,以“对话”为核心概念,展现我们的总体构想。第一章聚焦听众、主播、平台这三类核心主体,分析其播客实践,探讨对话如何可能。第二章为案例研究,通过对时事新闻、前沿科技和女性主义这三个播客领域的热门话题和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揭示播客公共价值的多重面向。第三章聚焦播客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探讨播客如何丰富城市叙事、拓展城市空间,开辟公共
5、生活新的可能性。今天播客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我们的研究可能无法提供中文播客生态的完整全貌,而是希望通过一手数据的分析和代表性案例的研究,将播客媒介的新特点及其对公共生活的独特价值呈现出来,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启发。在此,特别感谢参与问卷调查和接受我们访谈的主播们,感谢小宇宙运营人员的支持,感谢参与本研究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主编 李梦颖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绪论 播客:城市对话的公共价值绪论 播客:城市对话的公共价值这是一个“对话稀缺”的时代。一方面,单向度、高强度的信息过载;另一方面,深入、高质量、多维度的交流,普遍匮乏。互联网曾被寄予“连接一切”的期望,但在其迅速发展的进程中,
6、却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撕裂、封闭的社会状态。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日趋贫乏,与他人的真实连接减弱,公共话语空间持续萎缩。齐美尔在现代性之初勾勒的陌生人社会,正在以新样貌浮现出来。在城市生活中激活、创造公共对话界面,已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在这一历史语境中,播客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悄然崛起。这种新媒介既超越了大众媒介时代中心化的信息分发模式,也区别于短视频等算法推荐流为特点的数字平台,展现出“对话”的巨大潜能。长久以来,一种关于媒介的神话流行于世,媒介的强大在于:集合所有感官维度的界面,规模巨大的受众,雄厚的资本支持。播客在当前的迅疾发展表明,上述种种并不能与媒介的公共价值直接等同,甚至可能是冲突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