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协会:2024年酒业经济运行报告(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酒业协会:2024年酒业经济运行报告(10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2024 年酒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国酒业协会一、产业发展概况我国酒类消费市场品类众多,既有传统的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也有露酒、果酒、预调酒等新兴酒饮,以及进口酒等众多品类。近年来,我国饮料酒消费总量保持在5000 万千升以下。2024 年,中国酒类产业在宏观经济承压、消费动能不足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韧性。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收与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2.8%和7.1%,增速均好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体水平。中国酒类产业在压力中深化结构调整,国产酒主导地位稳固,消费升级驱动品类分化。白酒、啤酒凭借规模与高端化优势稳健发展,葡萄酒、黄酒仍需突破创新,发酵酒精与其他酒类面临产能优化挑战。
2、未来,科技创新、文化赋能与绿色生产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生产端生产端:分化加剧分化加剧,发展承压发展承压。营收和利润增速较上年回落,亏损面扩大,企业间业绩分化、优势集中,品类竞争持续加剧。流通端流通端:库存高企库存高企,竞争内卷竞争内卷。高库存问题突出,价格倒挂现象严重,渠道终端举步维艰,线上线下博弈加剧。消费端消费端:需求疲软需求疲软,结构分化结构分化。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支出增速回落,消费者决策理性,决策链更长,消费更加2注重情绪价值,消费场景多元、购买渠道多元。二、机遇与挑战当前,中国酒类产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面临生态资源、市场竞争和产销矛盾的压力,以及产能和效益增长的可持续
3、性问题,处于分化、变革、转型和重塑的关键时期。原有的市场驱动和名酒企业驱动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市场消费变化,需要转型和升级。酒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一)面临的挑战当前,人口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导致酒类消费市场供需结构发生转变,全球市场进入存量期。中国酒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面临挑战,需结合短期行动与长期思维,发展新动力同时保持传统优势。1 1.双理性时代的挑战双理性时代的挑战。当前,酒类消费进入“双理性时代”,消费者和产业都在变得更加理性。消费者关注健康和责任,产业则需提升品质和安全。这一趋势不仅是消费模式的转变,也是酒业审视自身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时刻。名酒企业必须适应新环境,提升内涵,寻找
4、新的增长点。2 2.阶段性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挑战产能过剩的挑战。短期内,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大、价格倒挂等挑战,即供需不匹配和生产流通不同步。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崛起、市场份额集中化是自然过程,也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对于酒类产业,阵痛期是企业自我革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时刻。因此,要3正确认识市场的“卷”。3 3.名酒业绩持续的挑战名酒业绩持续的挑战。2024 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比上年下降 1.8%,白酒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白酒产业近十年的发展是依赖于名酒产区和龙头企业的资源虹吸效应维系,依赖于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持续集中的惯性增长。从 2024 年白酒产业
5、三季报中已经显示出名酒企业的增长疲态,长远来看,名酒产区和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也是正常的产业规律。4 4.消费结构老龄化的挑战消费结构老龄化的挑战。据调查,2024 年白酒消费者中,50 岁以上的占比达到了 58%,而 35 岁以下的占比仅为12%。这意味着,消费结构老龄化是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白酒企业要“走进”年轻人的消费圈子,目前仅靠跨界、低度等措施是不够的,还需通过颜值、口感、品牌故事及饮用后的体感,来满足年轻人“悦己”的消费动机和欲望。5.5.生态环境承载的挑战。生态环境承载的挑战。中国承诺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
6、现碳中和。对酒业而言,碳足迹是未来全球贸易的竞争焦点,需重视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二)面临的机遇如何在市场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把握市场脉搏,灵活调整市场策略,找到新周期的引擎,从这一轮行业深度调整4中脱颖而出,进而带动产业实现升级,实现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1 1.国家产业政策的机遇国家产业政策的机遇。近两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财政部印发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提出“优先支持贵州开展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