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低轨卫星拐点已至国内组网加速-2511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低轨卫星拐点已至国内组网加速-251106(5页).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低轨卫星拐点已至,国内组网加速 电子行业 保频占轨保频占轨,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近地轨道仅能容纳约 6 万颗卫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分配有严格的发射时间与数量要求,否则将丧失资源使用权,立项 7 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第 12 年要完成 50%,第 14 年必须完成 100%。从从申请进度来看申请进度来看,目前 SpaceX 申请了 4.2 万颗轨道资源,亚马
2、逊 Kuiper 计划部署 3236 颗卫星;国内中国星网 GW 星座申报约 1.3 万颗卫星,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规划部署约 1.5 万颗卫星。粗略统计全球申报的低轨卫星总量已超过 10 万颗,远超总容量。从从发射进度来看发射进度来看,SpaceX 累计发射已突破 10000 颗,目前在轨道运营 8600多颗。国内实际部署截至目前在轨低轨卫星仅约 300 余颗,和美国差距很大,加速组网势在必行。运力逐步提升,运力逐步提升,可回收技术等措施推进可回收技术等措施推进降本降本落地落地 火箭运力是关键指标火箭运力是关键指标,目前目前通过通过现在火箭现在火箭扩产扩产、商业火商业火箭填补箭填补、以及新增发射
3、工位来增加、以及新增发射工位来增加运力运力。目前 SpaceX 火箭以猎鹰 9 号为主,近地轨道运力 22.8 吨;我国目前发射以长六改、长八甲和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为主,其中以长征八号为例,运力仅 7 吨,双方运力差距较大。商业火箭发展迅猛,商业火箭发展迅猛,可回收可回收火箭火箭进展顺利进展顺利。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完成火箭发射入轨的民营商业火箭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东方空间等,其中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已成功开展 19 次商业发射交付,这些民营商业火箭企业在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新型燃料应用、海上发射等领域形成突破,正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重复回收来看
4、,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都致力于将发射成本降低,大幅提升商业发射竞争力。其中朱雀 3 号准备在 2025 年底前进行入轨级首飞。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行业评级:推荐 行业走势图 分析师:单慧伟分析师:单慧伟 邮箱: SAC NO:S1120524120004 联系电话:分析师:贾国瑞分析师:贾国瑞 邮箱: SAC NO:S1120525020002 联系电话:-14%0%13%27%40%54%2024/112025/022025/052025/082025/11电子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5 年 11 月 06 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
5、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规模化生产驱动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快速下降。规模化生产驱动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快速下降。美国SpaceX 通过规模化制造,已将单颗卫星成本控制在 50 万美元以下,发射成本因火箭回收技术而大幅降低。中国卫星制造产业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批量生产,降低单星成本较国际水平缩小差距。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效应显现,卫星平台成本占比降低,核心成本将集中于有效载荷。低轨卫星在通信低轨卫星在通信、AIAI、军用都具备较大市场前景、军用都具备较大市场前景 低轨卫星通信正与地面低轨卫星通信正与地面 5G5G 网络深度融合,实现全球无缝网络深度融合,实现全球无缝覆盖。覆盖。2025 年联发科
6、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符合 3GPPR19 规范的 5G-Advanced 卫星宽带实网连线,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奠定基础。低轨高通量卫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大幅提升了频谱利用效率,未来在海洋、沙漠等领域逐步覆盖。同时随部分手机部署卫星通信功能,手机也有望成为卫星主力终端。人工智能与低轨卫星的结合正催生新一代智能卫星系人工智能与低轨卫星的结合正催生新一代智能卫星系统统。11 月 2 日,英伟达首次把 H100 GPU 送入了太空,继英伟达之后,谷歌也要把 TPU 送上太空,11 月 5日谷歌官宣【捕日者计划】,要在太空建设可扩展的 AI计算系统,预计 2027 年,谷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