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025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部:2025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75页).pdf(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编写单位 主编单位主编单位 生态环境部 参编单位参编单位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航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综 述 2024 年,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全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 95.8%,较 2023 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为 88.2%,较 2023年上升 1.2 个百分点,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噪声投诉总量约 589.5 万件,比上年增加 18.9 万件,但增幅有
2、所放缓。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在工业噪声方面,489 家工业企业被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16 万余家工业企业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近 29 万家工业企业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登记管理。在建筑施工噪声领域,持续加强夜间施工管理,通过发布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2024 年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强化源头管控。在交通运输噪声方面,查处“飙车炸街”案件 9.1 万起,推广低噪声路面 3200 余万平方米,建设声屏障 121 万延米,印发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推动船舶岸电使用 128 万艘次。在社会生
3、活噪声领域,各地加强公共场所管理,推广定向音响、无线耳机等设备,安装公共场所自动监测设备和噪声显示屏 750 余套,截至 2025 年 8 月底,全国建成宁静小区 2223 个。同时,制度与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全年发布修订噪声相关法规标准 36 项,完成声功能区自动监测站点建设 4005 个,噪声地图覆盖面积超 4400 平方公里。多地出台噪声防治行动计划,推动部门协同与社会共治,静音车厢、“绿色护考”等举措惠及广泛人群,噪声污染防治持续作为评价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和认定命名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参考,社会共治氛围加速形成。目 录 一、全国噪声污染状况/01 1.1 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01 1.
4、2 噪声投诉增幅放缓/08 二、工业噪声污染防治/142.1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加大/14 2.2 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覆盖更广/15 2.3 噪声重点排污单位数量不均衡/17 三、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193.1 建筑施工噪声违法案件数量下降/19 3.2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管理不断加强/20 3.3 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加快推广/21 四、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254.1 道路(公路)噪声污染防治持续发力/25 4.2 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系统推进/27 4.3 机场周围区域航空噪声污染防治综合施策/28 4.4 船舶噪声污染防治多措并举/29 五、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5、/32 5.1 经营场所噪声协同管控/32 5.2 公共场所噪声扰民不断疏解/33 5.3 社区治理新模式多元探索/36 六、综合防治制度与能力建设/42 6.1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42 6.2 噪声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不断细化/46 6.3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持续优化/47 6.4 噪声源头管理前瞻布局/50 6.5 噪声监测能力建设跨越升级/52 6.6 数字化噪声地图智慧赋能/55 6.7 噪声治理评估试点完成/56 七、噪声污染共治格局构建/60 7.1 噪声污染防治协同联动/60 7.2 “绿色护考”行动暖心护航/63 7.3 噪声治理技术创新引
6、领/64 7.4 共治共享氛围加速形成/65 专栏 1 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03 专栏 2 常见声音与声压级的对应关系/07 专栏 3 天津市噪声投诉特点分析/12 专栏 4 创新工作模式,解决噪声扰民问题/12 专栏 5 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要求/15 专栏 6 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17 专栏 7 优秀案例:重庆市两江新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业噪声污染防治/18 专栏 8 北京市建设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补偿简介/21 专栏 9 优秀案例:浙江省杭州市多措并举防治建筑施工噪声/23 专栏 10 天津市加强地铁噪声污染防治/28 专栏 11 优秀案例:江苏省南通市多部门协同解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