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报告(十一)~和美药业招股书梳理:IBD创新疗法持续突破莫米司特具备全球竞争力-251026(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报告(十一)~和美药业招股书梳理:IBD创新疗法持续突破莫米司特具备全球竞争力-251026(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推荐推荐(首次)(首次)IBD 创新疗法持续突破,创新疗法持续突破,莫米司特具备全球竞争力莫米司特具备全球竞争力 消费品/生物医药 IBD(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沉重,全球用药市场规模超过疾病负担沉重,全球用药市场规模超过 230 亿美元,且持续亿美元,且持续加速增长。近年来,加速增长。近年来,IBD 用药领域不断升级迭代,生物制剂用药领域不断升级迭代,生物制剂 TL1A 抗体、小分抗体、小分子子 miRNA、PDE4/PDE4B 抑制剂临床效果亮眼抑制剂临床效果亮眼,值得重点关注。和美药业核,
2、值得重点关注。和美药业核心产品莫米司特在心产品莫米司特在 IBD 治疗上显示出非常有竞争力的临床数据,现对其招股书治疗上显示出非常有竞争力的临床数据,现对其招股书进行梳理。进行梳理。IBD 治疗空间广阔治疗空间广阔,新靶点药物正在突破新靶点药物正在突破。炎症性肠病(IBD)疾病负担沉重,预后慢性复发,病情迁延不愈且目前无临床治愈方法。炎症性肠病的主要两种类型分别是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发病组织为整个肠内壁,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组织在结肠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根据 Evaluate Pharma 统计数据,2024 年美国和欧盟四国、英国、日本的 IBD 患者约为 360万人,
3、预计到 2030 年,患者数量达到 370 万人。全球 IBD 用药市场 2024年约为 237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IBD 用药市场规模将达到 308亿美元,而美国在其中占比为 70%。治疗手段上,生物制剂与口服小分子药物逐渐成为中重度 IBD 主要治疗手段,小分子药物依从性具备优势。根据IQVIA APLD 数据,轻度 IBD 治疗首先选择 5-氨基水杨酸(5-ASA)与皮质类固醇治疗。中重度 IBD 目前大部分患者优先选用 TNFs 抗体、抗整合素(47)抗体、IL-23 抗体、JAKs 抑制剂、S1Ps 调节剂治疗。而在后线治疗中,JAKs 抑制剂优于其较好的依从性占据
4、主要用药地位。在全球未来研发管线上,TL1A 抗体、miRNA、PDE4 抑制剂临床数据令人兴奋,临床缓解比例不断提高,有望成为 IBD 治疗的新突破方向。和美药业招股书梳理:布局自身免疫疾病与抗肿瘤领域,和美药业招股书梳理:布局自身免疫疾病与抗肿瘤领域,自免领域自免领域莫米司特莫米司特颇具看点颇具看点,肿瘤领域,肿瘤领域 SDC 平台精巧独特平台精巧独特。和美药业聚焦创新药研发,成立至今经历二十余年发展,股权结构清晰稳定,管理层经验丰富。管线布局自身免疫疾病与抗肿瘤两大领域。自身免疫疾病核心产品莫米司特银屑病适应症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白塞病适应症在国内进入 III 期临床,UC 适应症在 II
5、 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优异试验结果,诱导期,给药 14 周评估,高剂量组经过安慰剂矫正的临床缓解率高达 38%,临床反应率高达 49%,具备全球竞争力。SDC 平台为肿瘤微环境激活的糖基化偶联物,以细胞毒性药物作为有效载荷。SDC 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的-葡萄糖醛酸酶(-GU)进行酶促裂解和药物释放。-GU 是一种重要的酸性溶酶体水解酶,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在肿瘤组织中以异常高水平表达。在乳腺癌、胃肠道癌症、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能观察到这种高表达。-GU 的作用机制可广泛应用于实体瘤。基于 SDC平台,公司布局产品 Hemay181,Hemay181 在全身循环过程中显示出代谢稳定性,到达肿
6、瘤部位后,-GU 会裂解 Hemay181 并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SN38。与 ADC 相比,SDC 具有肿瘤富集效率高、免疫原性低的优势,具备泛癌种潜力。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行业规模行业规模 占比%股票家数(只)467 9.1 总市值(十亿元)6615.9 6.3 流通市值(十亿元)5957.0 6.2 行业指数行业指数%1m 6m 12m 绝对表现-0.1 19.6 15.0 相对表现-2.2-3.5-3.6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相关报告报告 1、EASD2025:口服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