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2)(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2)(48页).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2022 报告融科技推动 中国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研究指导 戴丽保尔森基会副主席兼总裁 骏骏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 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团队 组 孙蕊蕊 保尔森基会级顾问 保尔森基会绿融中执主任 刘嘉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主任 成 员 (按姓拼字顺序排列)范程程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助理研究员 夏莹 湖州银绿融部总经理 郭梦瑶 嘉实基管理有限公司ESG研究员 韩晓燕 嘉实基管理有限公司ESG研究总监 何乐乐 中国银成都分融研究处副调研员 华楠楠 湖州银绿融部中级经理 丁伟 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副主任 厉鹏鹏鹏 中国银成都分融研究
2、处处 林怡津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研究员 刘 中国银成都分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统计处副处 鲁 保尔森基会绿融中副主任 红卫 保尔森基会然和环境保护项总监 孙巍巍 中国银湖州市中调查统计科副科、级经济师 唐琦 中国银湖州市中调查统计科科员、经济师 吴功照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ESG项负责 吴佩 保尔森基会主任 徐鹏达 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科员 严若婷 中国银成都分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统计处副主任科员 杨娜娜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研究员 张柏杨 中国银成都分融研究处研究科负责 张芳芳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副主任 张
3、洁洁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碳排放管理处处 朱 保尔森基会态保护项主任 致 谢 本课题研究由保尔森基会绿融中和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完成。在本课题案例征集、调研、案例跟踪、报告研讨及本审阅过程中,得到了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中国银湖州市中、中国银成都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嘉实基管理有限公司、湖州银、中国银研究局融市场研究处等机构的持与帮助,在此我们致以诚挚感谢。录 2021年是“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元年。融科技在持绿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且已在如绿资产识别、环境候险管理、环境数据共享等领域显现成效。、引、引 2021年是“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元
4、年,中国担当国责任、践低碳发展承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绿低碳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绿融迎来重发展机遇,研究测算未来三年绿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到约487万亿币(约73万亿美元)。融科技在持绿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且已在1如绿资产识别、环境候险管理、环境数据共享等领域显现成效。2021年以来,融科技持绿融的深度与度进步得到延展。在应场景上,融科技在绿资产识别上已有较多实践,同时也稳步在绿数据采集、环境险预警与流程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等场景进尝试。在重点领域上,中国银等融监管部不断引导业界探索创新,融机构和融科技企业开始探索向绿农业、企业碳账户构建、融机构碳核算法学、融持物多样
5、性保护和转型融等领域拓展。为了发掘、总结与推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识别现存问题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2020年以来,保尔森基会绿融中(以下简称“保尔森基会”)与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绿院”)对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的应场景与案例开展持续研究。过去两年,保尔森基会与北京绿院联合课题组连续发表了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0年)、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等系列报告。2022年,课题组对融科技赋能中国绿融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趋势、典型案例、技术应、前沿产品与场景等的最新趋势与实践开展研究与分析,并形成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案
6、例与展望(2022年)的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本报告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第部分回顾了2021年融科技推动绿融发展的最新国际与国内政策动态,分析了过去年融科技在中国绿融业务领域的市场格局、发展趋势以及绿融市场需求端的机遇。第部分跟踪研究了2020年与2021年融科技推动绿融发展报告中四个典型案例的最新进展。这些案例是:嘉实基ESG评分系统、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湖州银绿信贷管理系统。跟踪调查发现,融科技在中国绿融领域的应在2021年持续深,通过共享数据、优化模型等式,提了融机构与相关的作效率。在过去年,部分案例的系统功能进步提升,应范围进步扩展,部分案例的成
7、功经验得到复制推。据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委员会2021年12发布的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融路线图研究测算,在碳中和背景1下,按“报告径”测算,中国未来三年的绿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币(按2018年不变价计)。3第三部分研究了三个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新案例,聚焦于融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它们分别是由保尔森基会与中国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合作开发的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ERST)、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和成都数字农业平台。这些新案例覆盖了物多样性险评估、微企业ESG投融资评价和绿农业等领域,开拓了融科技促进绿融的新场景。第四部分融科技助绿融发展的最新进展,从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地政府、融机
8、构和科技公司四个度分析了当前仍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相应建议。报告认为,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为:(1)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层:现有绿融政策框架下缺乏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规划与指引;产业部与融部间的环境和候数据共享机制尚未打通。(2)地政府层:地政府各部间环境数据共享与认证互信难度,信息孤岛仍普遍存在。此外,地政府对企业开展的ESG评价多依赖于评分,融科技运较少。(3)融机构层:许多融机构对融科技应于绿融的重视与规划程度不;绿融业务部与融科技部缺乏互动与了解;既懂融科技懂绿融的复合型才缺失,这导致融机构内部绿融与融科技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融合。(4)科技公司层:科技公司在部分重要技术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
9、,不能完全满绿融发展需要。此外,科技公司对绿融需求痛点、最新应领域与发展向的理解程度不,缺乏对绿融应场景的深度挖掘,难以充分响应绿融创新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1)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层:建议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将融科技持绿融纳未来版本的绿融和转型融的指导意;通过进步优化银业融机构绿融评价案等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融机构主动加快融科技在绿融业务流程及管理机制中的应;加强产业部与融部间的环境和候数据共享;励融机构、融科技公司及研究机构共同推进融科技持绿融的能建设、交流及国际合作。(2)地政府层:建议地政府通过“物联+区块链”等融科技段,运全程预的数据闭环法取得真实可靠的企业环境表现数据,建
10、企业环境信息及数据共享平台。此外,应完善配套持政策,推动地政府建全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量化评价体系。4(3)融机构层:建议融机构提升对融科技在绿融发展中作的认识,通过成联合作组等形式建起绿融业务部与融科技部联动机制,并加强融科技在推动绿融产品创新中的应。(4)科技公司层:建议科技公司关注融科技持绿融的重点技术创新,注重如区块链、物联、遥感等技术创新;深化融科技持绿融的应场景;凭借身技术与数据积累,向碳核算、转型融、绿普惠等新的重点领域提供解决案。5、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2021年,融科技公司持绿融市场呈现出从推动单产品创新到提供系统性解决案、从服务信贷投放到助绿产业投资的转变。
11、未来,融科技持绿融将在物多样性保护、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转型融、ESG评价与投资以及绿农业等领域获得更的创新应空间。、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标(以下简称“双碳标”)提出以来,中国绿融发展步快道,融科技在绿融领域中的应空间阔。课题组对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的持政策、市场主体发展情况、需求与机遇开展了研究分析,以识别融科技服务于绿融的市场前景、潜在需求与前沿技术应场景。1.政策持(1)绿低碳发展相关政策 围绕实现“双碳”标,中国绿融政策和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在顶层设计、政策措施、产品创新、国际合作等取得积极的进展。在全球推动可持续融发展,中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2
12、021年10于意利罗召开的G20峰会上,中国银与美国财政部作为可持续融作组联合主席共同牵头发布了G20可持续融路线图,提出要提升全球不同区域可持续融界定标2准的可性、兼容性和致性,建全球致的可持续披露标准体系,建有公信的转型融框架。该路线图通过界定标准、披露标准、整体框架明确肯定了可持续融对推动绿转型的重要地位,把扩应对候变化的融资规模列为优先发展事项,为全球市场资持绿发展提供了指引。此外,中国银与欧盟委员会共同牵头完成可持续融共同分类录报告减缓候变化,致于推动提升全球可持续融分类标准的可性、兼容性和致性,于2021年11在由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从国内来看,
13、绿融政策、框架与具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10,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分别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意与2030年前碳达峰动案,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随后,各领域各业实施案也在加快制定。G20可持续融路线图报告原:https:/g20sfwg.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G20-Sustainable-Finance-2Roadmap.pdf.7为充分发挥绿融在助“双碳”标实现上的作,中国银于2021年初步确了“三功能”、“五柱”的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绿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3露框架、绿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融产品和
14、服务体系、绿融国际合作为柱的绿融体系,并推出“碳减排持具”,以1.75%的优惠利率助实现“双碳”标。2022年3,中国银发布题为绿融助碳达峰碳中和的报告,提出推进绿融和转型融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多样化融具,继续深化绿融地试点和国际合作,有效持经济社会绿低碳转型。2021年12,中国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并联合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中国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开展候投融资试点,指导试点地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励试点地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融服务。绿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逐步清晰,将有效
15、推动绿融服务经济质量发展。在地层,各地政府推进绿融的具体动计划也陆续出台。2017年6以来,国务院先后在浙江、江、东、贵州、肃、新疆等六省(区)九地设绿融改创新试验区。试点今,六省(区)九地绿融改创新试验区表现突出。浙江省湖州市于2021年发布国内部地市级绿融促进条例,并于2022年2发布深化建设绿融改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融体系的实施意,该件是国内个区域性转型融发展路线图。截2021年底,浙江省衢州市率先构建了涵盖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个六领域的碳账户体系。绿融创新在地得到进步开拓。“三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融持绿发展的资源配置、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功能。是通过货币政策、信3贷政
16、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评价、业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融资源向低碳项、绿转型项、碳捕集与封存等绿创新项倾斜。是通过候险压测试、环境和候险分析、绿和棕资产险权重调整等具,增强融体系管理候变化相关险的能。三是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碳减排持具:2021年11,中国银通过碳减排持具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引导融机构在主决策、担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项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致持平。碳减排持具发放对象为全国性融机构,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中国银按贷款本的60%向
17、融机构提供资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8表:六省(区)九地绿融改创新试验区 20212022年季度绿融代表性实践成果 省份城市20212022年季度代表性实践成果 浙江 湖州市 1.出台全国部地市级绿融促进条例 2021年10,湖州市出台湖州市绿融促进条例,次将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碳评价、企业碳效评价、绿融标准建设和数字化要求、融资主体ESG评价等制度写地法规。2.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银业机构环境信息披露 2021年,湖州全开展了全市银业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作。截2022年6末,全市36家银业机构已全部完成2021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3.上线全国个区域性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 2021年9,湖州
18、发布上线全国个区域性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截2022年3,ESG评价体系已累计评价17184家企业,其中,ESG表现优秀的企业占全市绿融资企业71.19%,“低碳”标识企业占达48.64%。4.率先探索建设区域性转型融体系 2022年2,湖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建设绿融改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融体系的实施意,系统规划区域性转型融发展路径。该件是国内个区域性转型融发展路线图。衢州市 创建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个六碳账户体系 2021年以来,衢州市在深化银个碳账户基础上,在全国创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个六碳账户体系。截2022年2,已覆盖2376家业企业、845家种养殖户
19、及有机肥企业、92家能源企业、109家建筑主体、55家交通企业、233万户社会居。江 赣江新区发国内笔绿可持续发展挂钩+住房租赁贷款 2022年1,赣江新区落地发了全国笔绿可持续发展挂钩+住房租赁贷款。该产品将借款的贷款利率与氧化碳减排、单位耗能、ESG评级等多项指标挂钩,贷款利率根据约定的标完成程度调整,丰富了多层次绿融产品供给体系。东 州市 构建市场化减碳机制,碳融业务创新领先全国 2021年,州碳排放权交易中陆续推出碳排放权抵押融资、配额回购、配额托管、远期交易等创新型碳融业务,完成东省碳排放配额(简称GDEA)累计成交量2750.58万吨,成交额10.49亿元币(约1.57亿美元)。2
20、021年,州市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标准、林业碳汇态补偿机制两项碳融业务试点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贵州 贵安新区 创新国内批绿资产证券化融资项 贵安新区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云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站项融资10亿元币(约1.5亿美元)的资;同时,该项的减排量也设计为碳融产品,在北京绿交易所(前身为“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9资料来源:北京绿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融科技相关政策 “双碳”标为中国绿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防范碳运带来的融险,必须要对企业和融机构开展统规范的碳核算,了解企业、项的碳排放情况和与各种指标相的碳强度信息,也需要融机构开展候相关的险分析,
21、尤其是转型险分析。数据、物联、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段在数据获取、识别、分析、可视化能够有效解决绿主体、项和产品识别难度的问题,包括碳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认证的问题。中国银、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融监管部都将提升融科技平列为2022年的重要事项。次将推动融科技与绿融深度融合上升到战略规划度。2021年12,在中国银召开的2022年作会议中着重强调了融科技的应与管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融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2022年1,中国银印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加强融科技与绿融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数字绿融,运科技段有序推进绿低碳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着提升融服务
22、绿产业的覆盖和精准度。在融科技的监管应,2022年1,在肃 兰州新区 1.率先推动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作 2021年,兰州新区创新探索地区整体环境信息披露,从政府、融机构、重点企业三个层进披露。此外,在重点企业碳核算,兰州已对90户规模以上企业氧化碳排放平进初步核算。2.创新提出重点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以绿化园区为试点,探索园区层碳达峰实现路径。按化园区现状评估、标预测、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维度,提出化园区“双碳”标及指标,并推出10项落地实施路径。新疆 克拉玛依市 优化地性绿项和绿企业认定评估标准 形成油化领域绿融持业清单与油化业绿融评价办法。昌吉州 继续探索“地政府+区域性股权市场”政
23、府扶持企业发展新模式 昌吉州与新疆股权交易中合作设“昌吉专版”,主要于绿农业、业节能节环保、资源循环利、可再能源及清洁能源等领域企业上市融资。截2021年3末,昌吉州有18家绿企业上市(挂牌),资本市场融资250.62亿元(约37.54亿美元)。哈密市 持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企业融资 哈密市具备丰富的能和光热资源,聚持电和光热发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及传统业产业转型升级。落户哈密的国家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之、新疆个光热发电项在2021年稳步运。中国银哈密市中励银探索将节能环保项特许经营权、节能项收益权及其他收益权纳合格抵质押物范围,提了清洁能源企业的融资效率。省份城市20212022年季度代表性实
24、践成果 10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的2022年作会议中提出努促进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对依法监管的科技撑,提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平。重点推进融科技和转型融标准的研究与实践。2022年2,中国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融标准化“四五”发展规划,部署下步中国融科技标准作的重点:推动融标准化作数字化转型,围绕智能、区块链、数据、云计算、移动融等领域加标准供给,切实提升融科技险防范平;研究制定转型融标准,明确提出“建ESG评价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绿发展和低碳转型。2.市场发展 融科技持绿融发展拥有阔的市场前景,科技公司基于各产品优势和原有
25、业务态投身绿融浪潮,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快速成的市场主体类别。北京绿院从2019年开始对中国融科技在绿融领域的应情况进年度跟踪调研。2021年,活跃在中国绿融领域的科技公司有84家,相较上年增加25家。以企业性质和业务模式划分,服务于绿融领域的中国科技公司主要包括环境信息数据提供商、以服务绿融为主业的融科技公司、融机构下属科技服务公司、互联科技公司四类主体。相较2020年,2021年以各类云服务商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科技公司积极拓展绿融服务与业务应,为各类绿融场景提供系统性解决案。同时,科技公司也正在布局并探索融科技在绿保险领域的应。市场呈现出从推动单产品创新到提供系
26、统性解决案、从服务信贷投放到助绿产业投资的转变。通过对各类科技公司的分析,研究发现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创新主体各有优势,但也临短板。融机构下属科技服务公司在主开发绿融产品应上的优势在于对其身绿融线业务的理解、落地实践经验的反馈。专业服务于绿融的融科技公司多基于“精”的业务模式,对绿融服务案例经验积累较多,针对性突出,但其规模往往较,平台与应开发能相对不。互联科技公司在绿融发展上的优势则在于其强的系统开发能与算持、细腻的场景建设与交互体验,在B端企业服务具备深厚积淀,能够提供系统性解决案。但互联科技公司服务于绿融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积累较少,业务布局主要集中在碳资产管理领域,绿融场景开发不。11此外
27、,2021年,国际科技企业也积极拓展在中国的绿融业务,布局重点主要集中在碳核算、碳交易和ESG评价等领域。考虑到现阶段融机构下属科技服务公司规模、业务覆盖范围,绿融服务并其主要业务,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公司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主要针对61家重点服务绿融的科技公司进深调研分析。从绿融产品看,融科技具的使主要集中在绿信贷、绿债券、绿保险、绿基、绿信托、绿租赁、环境权益交易、碳融等领域。其中,在绿信贷、绿基、环境权益交易业务领域的使率较,在绿信托、绿租赁业务领域则刚刚起步。从技术应来看,数据、智能和云计算仍是前推动绿融发展的三柱性技术。2021年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区块链和物联应呈现爆
28、发性增。可预在未来实现绿融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区块链和物联技术将得到更具规模的发展和应。从提供的服务和应场景看,相关科技公司在绿融领域中主要提供数据供给服务、系统开发服务、SaaS平台服务、针对具体业务场景的系统化解决案与态服务。本次调研覆盖的企业中,既有绿融数据服务提供,也有推出绿融集成式解决案与态服务提供商。61家样本企业中有40家提供数据服务,5家提供信息系统开发服务、44家提供SaaS平台服务、6家提供综合解决案与态服务。样本企业的业务场景涉及了企业前端绿数据采集、认证与集成、绿识别、测算与贴标、事中环境险管控、流程管理与能效管理、事后产品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些融科技公司可持同
29、时向多类主体开放,对接各产业部,也出现了由提供单服务向提供数据、具及平台的系统性解决案转变的趋势。从应主体看,相关科技公司在绿融领域前以服务融机构、企业、政府部为主,但在融监管、个户应场景的开发还较为有限。向融机构,科技公司主要是为其提供环境数据信息服务和ESG资产、绿资产识别与评价具、绿资产管理与监测平台;向企业,科技公司主要为其提供融资对接平台、碳核算及能效管理具;向地政府,科技公司则为其开发企业能耗与碳排放平台、融机构绿贷款绩效及环境信息披露等功能。但在融科技助监管部环保违规监控与稽查、推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个绿融场景还未有较成熟的应。从各地融科技持绿融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两地集聚
30、效应明显,深圳、杭州等地活初显。在调研覆盖的61家样本公司中,包含北京21家,上海14家,深圳5家,杭州124家等。从企业规模看,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公司多以中型规模为主,提供专业解决案的头企业较少,这意味着未来市场整合存在较空间。此外,在东数算产业转移格局下,中部相关产业正在崛起。随着政策持向中部倾斜、电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以及相关产业配套的完善,湖北省武汉市、贵州省贵安新区等有望成为科技公司布局新的热地区。图:2021年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的运现状 图释:基于对61家以服务绿融为主业的融科技公司的调研分析,上图统计了融科技技术应、绿融产品、服务与应场景、应主体以及地区分布的主要情况。资
31、料来源:北京绿院年度跟踪调研133.需求与机遇 未来,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市场需求将进步扩。据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委员会测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三年的绿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币(约73万亿美元)。其中能源、交通、建筑、业四业将吸纳80%-90%的绿投资,带来了效精准识别绿项、快速筛查与实时监控环境候险的巨需求。同时,为量化社会各部减碳成效,全社会碳核算与碳核查也势在必。此外,融科技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险上存在天然优势,为更好地识别绿项、绿主体,助绿低碳投融资发展及候险监测需要,融科技需在候险相关领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赋能等持续发挥重要的作。从绿融产品需求看,2021年中国绿信贷、绿债券、绿
32、基等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前列。据中国银公布数据,截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贷款余额约15.9万亿元币(约2.38万亿美元),同增33%,规模位居世界第位。据Wind数据,2021年中国绿债券市场新增486“贴标”绿债券,发额共计6083亿元币(约913亿美元),绿债券新增数量与发额分别同增120.91%和167.92%。与此同时,候变化与经济社会绿低碳转型带来了企业在转型险保障的巨额资需求。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18年2020年期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45.03万亿元币(约6.76万亿美元)保额的绿保险保障,付赔款533.77亿元币(约80.12亿美元)。2021年,融科技持绿
33、融在绿主体识别与认证贴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环境数据核算与披露、量化模型评估法及精度等,现有产品仍存在识别与分析法简单、数据维度单、可靠性与时效性差等问题。在现有的应场景中,需要进步强化融科技持能耗与环境信息采集、绿项识别、环境险筛查与监控、环境信息披露等的度和质量。展望未来,国内外正就可持续融发展形成系列新的共识,包括建持转型融的政策框架、融需要持物多样性保护 以及将绿融与普惠融有机融合 等。这些45向性的共识,意味着融科技持绿融发展可能在如下个领域获得更的创新应空间:详关于建健全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件原:http:/ 详推进普惠融质量发展的实施意件原514(1)物多样性保护:融科技助物多
34、样性保护等各类环境险评估 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融下步将关注的重点。2021年10推出的G20可持续融路线图提出,把扩应对候变化的融资规模列为现阶段优先发展事项,并实现未来逐步将物多样性等然、社会的可持续议题纳具体动。2022年3,央与监管机构绿融络(NGFS)与国际可持续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络(INSPIRE)发布报告显示,物多样性丧失可能对经济和融稳定带来重险,建议各国央与融6监管机构采取经济动,以应对然和物多样性相关的险。融科技主要可从以下个助物多样性保护:是使物联、遥感等技术追踪野物种,监测森林地所承受的环境影响,利数据技术绘制物多样性地图,识别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推动野物种保护;是建物多样性
35、险与项险的关联关系,引导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例如,构建物多样性综合评估类具,应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技术,进项物多样性险分析与评级,并通过集成纳各融机构系统,对投资项物多样性险实现筛查;三是上述技术应也可逐步推到、碳汇、污染物排放等其他环境险的评估。(2)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融科技为碳融提供系统化解决案 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是碳中和标的基础性作。通过统的核算标准明确产品产命周期各环节的碳迹核算与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节能减排部署对总体温室体排放控制关重要。为量化减碳成效,全社会碳核算势在必。为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激励企业努减排,中国已建七个区域性和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态环境
36、部数据显示,截2022年3,试点阶段的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额约104.7亿元币(约15.7亿美元)。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7启动以来,截2022716,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纳发电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碳排放量,累计碳排放配额(CEA)交易量达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2亿元币(约12.58亿美元)。随着未来更多业和企业的纳碳市场,以及融业开展碳相关的融服务,多数企业都须进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前,融科技可为全流程碳核算、碳溯源、碳账户、碳交易、碳资产管理提供集成式解决案。在企业端,物联
37、技术促进了企业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融科技系统性解决案可实现能耗在线监测、能效管理、碳资产管理和交易等集成功能,碳核算智能模型可实现对企业碳减排量的动核算并纳企业碳账户,作为银核定 详央、监管机构与物多样性:应对物多样性丧失和系统性融险的动议程报告原:https:/6www.inspiregreenfinance.org/programmes/biodiversity-and-financial-stability15授信额度和利率的依据。在融机构端,为融服务商提供企业画像、碳信、碳积分等融数据产品,并将产品的额度利率与企业碳账户挂钩。在政府端,SaaS平台服务帮助政府监管部精
38、准掌握企业能耗与排放情况。(3)转型融:融科技为企业!减碳转型提供全过程量化与认证服务 实现“双碳”标,融不仅仅要持“纯绿”的项,更需要帮助碳企业向低碳转型。中国银正在研究转型融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持。转型融主要为传统碳企业主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向低碳转型提供融服务,持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电、钢铁、建材、化、纺织、交通等碳业。在现有绿融框架下,“绿”的界定径较为严格,缺少持低碳转型的标准和具。为扩绿融体系覆盖范围,促进转型融市场发展,监管部有望出台包括转型标准、披露要求、融持具以及激励措施等内容的转型融政策框架。为避免“洗绿”或“假转型”问题,转型融临着更、更复杂的披露标准。如转型活动要有明确的减碳效
39、果;转型活动主体须设定减碳的量化标和时间表;较为复杂的转型活动(如法通过转型录和录中明确的量化指标直接识别的转型活动)需要得到第三专业机构的“转型”认证等。融科技可为转型融的减碳标核算与信息披露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案,如建转型融项贴标、认证与监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汇集由合格审核机构核验的企业“减碳”成果量化数据和指标,维护由认证机构授予的“转型”认证等。融科技可以为融机构、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对这些认证数据的访问账号,便于企业查、融机构险管理及监管部统计与监督。(4)ESG评价与投资:融科技将微企业纳绿融持范畴,推动绿普惠融发展 为实现“双碳”标,ESG投资向绿项、绿主体倾斜,在授信决策、贷款审批
40、、资成本、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构建资产组合等各环节,需将融资主体的环境、社会表现和公司治理等险因素纳考量范围。传统ESG投融资实践往往聚焦于中型企业和项,通过项申报的形式认定是否符合绿标准。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由于ESG数据缺失,管理流程不健全、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的能弱,难以达到绿认定标准。此外,由于这类融资主体贷款规模、资料留存残缺,对其进审核与授信的操作成本与险成本较,传统的项申报制不能较好的适。因此,ESG认定与评估需要更多的考虑普惠性,推动普惠融与绿融融合发展。在解决中企业ESG数据采集、分析等,未来融科技应该发挥主导作,以降低信息获得成本,提信息可得性。如,数据技术可以促进各部数据共享,
41、丰富ESG模型评价维度并推动提评价模型精准度;物联可解决数据更新不及时与环境数16据缺失问题,实现企业对能耗等环保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主上报;区块链可保证企业端数据的可溯源与互信,解决企业端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问题;智能通过对模型的强化训练,提绿识别的准确度,实现对绿主体实时授信并助动态险防控与预警。在绿识别与认定、评价与贴标、险动态监控、环境信息披露等各环节,融科技可进步开展探索,助融资源向微绿主体倾斜。(5)绿农业:数字技术赋能对绿农业活动的识别和融持#数字技术在绿农业领域有着泛的应潜,如凭借数字技术段,助农业减碳任务,引导绿农业供应链投融资,通过农产品溯源持绿农业发展。具体来说,在绿农业
42、能效管理应上,可通过遥感、机监测等技术精准控制地肥与精准投放农药;在温室体减排,可通过物联、智能技术段进精准的耕地作物识别、环境监测、灾害预警、产量预测等,减少农业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效应;在绿农业产业链投融资,将物联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可实现标准电仓单成、业务数据存证、粮质量溯源,为供应链融提供可靠、安全、可溯源的担保材料;在绿农产品溯源,可应区块链和智能技术,加强对绿农产品、有机品等绿消费品的贴标,帮助绿农产品获得更好的市场信誉与更的售价。17三、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2020年与2021年案例跟踪持续的跟踪调查发现,2020年与2021年部分案例的系统功能逐步完善,提了融机构与相关的作效
43、率和效果。融科技在帮助融机构ESG投资决策、提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提升作效率、减少预与误判率、控制融险等诸多发挥了积极的作。三、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2020年与2021年案例跟踪课题组在2020年与2021年连续发布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的系列报告中分别选取两个案例,共计四个案例进跟踪。案例的应场景包括融机构ESG评价系统、企业碳排放管理、绿融综合服务平台以及银绿贷款系统。通过持续的跟踪调查发现,部分案例的系统功能逐步完善,提了融机构与相关的作效率和效果。部分案例的成功经验在同业机构以及绿融改创新试验区以外地区得以复制推。融科技在帮助融机构ESG投资决策、提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44、、提升作效率、减少预与误判率、控制融险等诸多发挥了积极的作。以下为这四个案例最新进展的综述:案例:嘉实基ESG评分系统(2021年报告案例)2021年,嘉实基在持续升级ESG评分法论的基础上实现了评分对港股市场的覆盖,为ESG投资策略与产品提供质量基础数据设施,推动ESG从理念到实践落地,拓宽了可持续投资的边界。不断升级法论,拓展市场覆盖:2021年嘉实持续进ESG法论迭代与模型优化,在覆盖全部A股的基础上将覆盖拓展全部港股市场,为完善ESG评估体系和应对中国市场ESG信息披露不问题提供了解决案。继嘉实ESG评分于2020年上线Wind融终端后,2021年5,嘉实ESG评分如期顺利登录彭博第三
45、另类数据平台BEAP(Bloomberg Enterprise Access Point),成为在彭博上线的家由中资机构提供的ESG数据。逐步成为国内外投资机构参考的本化ESG基础数据及基准:-2021年310,由嘉实国际推出的嘉实中证沪深300 ESG领先指数ETF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该基追踪基于嘉实ESG评分编制的中证嘉实沪深300ESG领先指数,是港市场上第只主要投资于A股市场的ESG ETF产品。2021年,该基准指数较沪深300指数实现超额收益3.3%。-2021年93,嘉实和万得在年初合作推出的7条ESG及碳中和主题指数的基础上,基于嘉实ESG评分体系联合发布了3条相关指数(两创可持
46、续50、碳中和可持续50和陆股A环境可持续50)。该系列现共包括10条ESG及碳中和主题指数(881101.WI-881110.WI),发布以来运良好,展现出A股市场上ESG因的超额收益能。-2021年度,嘉实ESG评分已被业内多家券商研究所采纳,帮助机构提升了ESG整合的效率。些机构反馈其已将嘉实ESG评分应于公司内部基本研究、负事件19监控等多种场景中,包括招商证券在内的多家内外资券商研究所已基于该评分系统发布数篇专题研究或将嘉实ESG评分嵌常的个股和业研究报告。案例: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2021年报告案例)2019年8该系统上线运以来,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
47、境内全部直属单位及其下属130余家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全覆盖,提升了企业数字化管理能,为中国华电各级单位实现碳排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融合。2021年,该系统在碳排放数据管理、碳配额履约管理功能等进升级完善,满集团各级单位对碳排放管理的需求。政策对接与系统完善:2021年,中国华电按照最新版企业温室体排放核算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1年修订版)要求,对系统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块和碳配额履约管理模块开展优化升级,使该系统更符合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际,同时进步优化了碳排放数据填报及审核作流程。系统减少了数据报送量,系统每每台机组由原需填报3个数据,减少为1个,减少了企业40%的作量,提升了
48、作效率。提数据获取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系统充分利现有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集成与共享,增加碳排放关键指标计算具,减少报送数据量,确保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可查”,提了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效规避了企业碳排放量计算错误等问题,有效保障了企业的合法利益。优化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式:根据中国华电企业三级管理体系要求,规范了企业碳排放监测统计、报告与核查(MRV)管理流程,实现了碳排放数据符合检测要求、核算标准、报送规范以及业务撑。持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国华电以平台碳排放数据为基础、以盘查核查交易履约为碳资产管理主要内容,推动公司系统113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全国碳市场,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第
49、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作。2021年1214中国华电提前实现了在全国碳市场个履约期100%履约,并率先完成全国笔使CCER抵销配额清缴。案例三: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报告案例)2018年底上线以来,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融资通办,银服务提质增效,绿融政策精准落地。截2021年底,平台已累计注册企业40759家,2020年增加40.21%,2019年增加156.98%;共帮助29906家绿微企业获得银20授信2929.62亿元币(约439.15亿美元),授信额度较2020年增加38.19%,较2019年增加102.76%;为118个项和投资机构对接股权融资105.76亿元
50、币(约15.85亿美元),较2020年增22.35%,较2019年增74.81%。2021年,该平台还增加了ESG评价等功能,创新推出了“绿贷通+”助贷模式,并在国内其他地区复制推。上线ESG评价功能:将ESG评价结果内嵌“绿贷通+”,实现企业ESG评价和绿认定的动化、全量化(实现对1.72万家企业的评价)与价值化(将评价结果于投资决策)。通过系统联动,励融机构在授信利率、贷款额度、经济资本占等在线应ESG评价结果,引导融机构持微企业绿、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出“绿贷通+”助贷模式:于缓解绿微企业融资难题,强化“绿贷通”协同能,推出“绿贷通+政采贷”助贷模式。“绿贷通+”打通浙江政企采购云平台,
51、企业根据政府采购历史交易信息及ESG评价、绿认定等政务数据信息就能获得纯信贷款,实现“在线申请、通办、秒批秒贷”,还能提授信额度。截2021年底,“绿贷通+政采贷”助贷模式已累计为830家企业提供银授信超百亿元币。创新智能融资模式:“绿贷通”逐项拆解贷户、增贷户、续贷户的需求特点,创新推出“智能感知需求+智能分析派单”模式,从企业经营不同维度,开发算法模型,智能感知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数据技术,打造全市36家银、514个服务点、3926名客户经理“服务全景”。“绿贷通”感知企业融资需求后,即刻启动订单“智能分析”,从响应速度、服务质量、利率平等数据维度分析,动匹配合适的银、主动上服务。
52、今年以来,已累计帮助4750家企业获得银授信325.41亿元币(约48.78亿美元)。案例四:湖州银绿信贷管理系统(2020年报告案例)2019年3系统上线以来,截2021年底,已累计对42000多笔业务进了绿识别和全流程贴标,并对约700笔项贷款进了环境效益评测。通过使系统,湖州银实现了对绿信贷的快速和效识别、核查等功能,并为实现绿业务的全流程线上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2021年,该系统在提升绿识别效率、降低绿识别成本以及完善ESG评价等取得新进展,并在湖州绿融改创新试验区以外地区的融机构得到了复制推。绿识别效率及能提升:2021年,通过该系统识别的绿信贷数量较2020年提升了13.49%,
53、较2019年提升了47.18%,绿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为信贷审批部开通绿信贷快速审批通道提供了可靠依据,绿信贷审批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间接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3000万元币(约450万美元)。此外,绿信贷数据报送员也由原来的两名专职员减少到了名兼职员,报送时间从3天缩短到了1天。21 系统升级:2021年,系统上线了对公司信贷客户的ESG评价功能,通过与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了诸如企业在碳排放强度、环保成效、纳税情况、经营情况等ESG指标数据的快速获取和企业ESG快速评价,前系统已完成对全约2/3公司客户的ESG评价,有效提升了湖州银对信贷客户履约能的预判和对绿微企业的
54、融资持效率。在其他融机构的复制推:2020年该系统在苏州农村商业银和邢台银两家融机构推。截2021年末,该系统已经推到绿融改创新试验区的3家融机构和其他地区的15家融机构。22四、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2022年案例研究案例 融科技持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ERST)案例 融科技持微企业普惠发展: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案例三 数字农业系统助绿农业发展:成都数字农业平台四、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2022年案例研究 案例 融科技持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ERST)71.背景 根据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2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55、量直保持在世界前三名,2020年更是次位居全球第。中国在境外投资的基建项和资源开发项不少位于物多样性丰富、态系统脆弱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项所临的社会和环境险往往较。为了引导中国企业管控好境外投资项的社会和环境险,近年来,中国政府相关部已经发布了多个政策指引,要求投资企业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励企业采国际组织或多边机构通的标准或中国标准开展投资项和其他经济合作。例如,2022年1,由中国态环境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态环境保护指南明确提出,东道国没有相关标准或标准要求偏低的,在态环境保护许可的基础上,企业应该采国际通规则标准或中国更严格标准;在项建设前,应该对拟选址区域开展物多样性调
56、查、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尽量避免占或穿越然保护区和重要野物栖息地。此外,国内外利益相关也发起了旨在推动为投资项提供融资的融业进绿转型的若倡议,如“带路”绿投资原则(GIP)、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作组8(TNFD)9 Environmental Risk Screening Tool(ERST)7 2018年1130,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委员会与“伦敦融城绿融倡议”在会议期间共同发布了“带8路”绿投资原则。该原则在现有责任投资倡议基础上,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带路”倡议,以提升投资环境和社会险管理平,进推动“带路”投资的绿化。2021年6,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作组(TNFD)在G7财以及G20可持续
57、融路线图的批准下正式成,同时9也得到了G20 和 G7 环境与候部的认可。TNFD的作基于七个原则:市场可性、以科学为基础、与然相关的险、的驱动、综合与适应性、候与然的关系以及全球包容性。2020年7,有关组建然相关财务披露作组的倡议第次宣布。作组由75个成员组成,其中包括49家企业和融机构,8个政府和17个财团。作组也得到了包括全球林冠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融倡议组织与世界然基会的持。24和物多样性与融合作伙伴(PBF)等。但是,这些指引和倡议主要提出了原则和框10架,前在实践中还缺乏能持具体投资决策的有效具,尤其缺乏在项开发早期和规划阶段能为融资机构和投资企业提供“探雷器”
58、作的环境险快速筛查具。前,中国的融机构和投资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项时,乎完全依靠第三机构提供的环评报告来确定项的环境险。然,在实践中,投资企业即使按东道国政府的规定履了相关的程序并具备了相应的续,对项所临的社会和环境险评估不全、不充分的情况仍然时有发,导致项的投资或建设受到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的谴责和抵制,给项的推进带来困难,这也凸显了投资企业和融机构身在项策划初期进有效的环境险筛查的重要性。随着绿“带路”战略的推进和融监管部对候环境险的重视程度提,也对企业和融机构对境外投资项的社会和环境险管控能提出了更的要求。国际上,针对建设项初期环境险快速筛查的评估分析具总体上较匮乏。已有的些具,如物
59、多样性综合评估具(IBAT),向全球的客户,因难以在络和数11据安全、个性化定制、操作界等满中国企业和融机构的需求。因此,为持中国企业和融机构更好地管控境外投资项的险,迫切需要开发款有权威数据撑、能与国际通标准对接、便户操作的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2.举措 2018年年初,保尔森基会与中国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FECO)合作,共同启动了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的开发作,旨在为中国政府主要决策部、融机构、投资企业提供科学效的决策持具,提境外投资项的环境险管理平,降低或避免因环境险管理不善引发的政治、外交和财务险。该系统于2019年3完成开发,并成功安装在FECO的服务器上,前处于
60、试运阶段。保尔森基会委托美国保护态学研究所(CBI)承担ERST具的程序开发作。CBI此前 曾 为 泛 美 开 发 银 (I D B)开 发 过 基 于 空 间 分 析 的 物 多 样 性 评 估 具(DataBasin),在IDB的项环境险评估中得到泛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 2021年1025,物多样性与融合作伙伴(PBF)在北京正式启动。PBF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融论坛牵10头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保尔森基会、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世界然基会等多家机构组织共同向全球发出物多样性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旨在联合融机构、私营部、学术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利益
61、相关,助解决物多样性保护资短缺以及推动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物多样性全球治理,总结推最佳实践,并完善资本投资保护然和应对候变化机制。物多样性综合评估具(IBAT)是国际盟、保护国际、国际然保护联盟(IUCN)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11护监测中(UNEP-WCMC)组成的IBAT联盟开发。IBAT基于三个全球权威数据集:保护区、关键物多样性区和IUCN濒危物种红名单。该具旨在促进获取准确和最新的物多样性信息,以持关键商业决策。25此基础上,CBI针对FECO的建议,进步优化了物多样性险分析模块,改进了户操作流程和界。此外,ERST具的设计和开发还得到了美国加州州政府战略增委员会负责环境影
62、响评价的资深专家的技术指导。ERST具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分析,在户通过坐标定位或绘制设定拟建项的建设区和外围的潜在影响区后,系统将照以国际融公司(IFC)为主的多边融机构的环境政策和标准动进物多样性险分析。户也可以按项需求选取相应的数据图层 定制物多样性险分析。分析结果将在上直接显示。如果项区12域与物多样性的分布区(如濒危物种栖息地、然保护地等)存在重叠的情况,系统将提示险,并在相应的地图上显示具体的重叠情况和受到影响的物多样性信息(如具体的物种名称、然保护区的名称等)。除展示外,系统还会以Word和Excel格式提供分析报告的本下载,其中Excel档包含了详细的分析数据,如重
63、叠区域的积及其占相关物多样性分布区的例等,从为户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数据基础。(1)四特点 ERST具的设计和使具有以下四个特:实现与国际标准和良好实践的接轨。从物多样性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看,ERST具所集成的数据采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然保护监测中、国际然保护联盟、国际盟、零灭绝联盟等国际机构期系统收集整理的全球物多样性数据,涉及关键态系统、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然保护地等多个维度的物多样性信息,是物多样性影响分析的基础性数据,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具和平台的主要数据撑。ERST与国际上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具在关键数据上保持度的致性,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的参考
64、标准看,ERST系统默认的分析法采与国际融公司 “绩效标准6”相致的标准,即以“关键栖息地(critical habitat)”作为评估的核理13念,着重分析评估拟建项对“关键栖息地”的影响,从确定项考虑物多样性影响后的可性。ERST系统前集成的物多样性数据集已经能较好地撑以“关键栖息地”为核指标的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在ERST具中,每组数据(如然保护地的边界和分布、濒危物种栖息地的边界和分布、考古遗址地分布等)体12现为个图层,不同的数据/图层可以按需进叠加,以实现特定的筛查标。国际融公司董事会于2006年221批准了项管理层提议,决定采新型险管理框架,对国际融公司业务的13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调
65、控。这框架由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及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绩效标准组成,与信息披露政策同时实施。该框架确了以下项绩效标准:社会和环境评估及管理系统、劳动和作条件、污染防治和控制、社区健康和安全、地征和愿迁移、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然资源的管理(第六条)、原住及化遗产。262.运分析后,显示项建设区与“世界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名录(类)栖息地”的重叠情况 1.ERST具中设定项的位置和建设区域 3.分析结果中显示与“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重叠情况 4.分析结果中显示与“然保护地”的重叠情况 5.分析结果中显示与“周边原住保留地”的重叠情况 6.多个数据图层叠加后,系统显示的重叠情况和险点图:ERST具
66、模拟分析结果示例资料来源:保尔森基会27 具的直观性、易性与快速性。作为款物多样性影响快速筛查具,ERST具的操作流程和界设计简明直观、实易。它是基于可视化的空间分析,通过对项区域(包括建设区以及外围潜在影响区)和选定的物多样性信息图层进叠加,快速确认险点,并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示出来。操作员通常需具备空间地理系统或态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简短的系统操作培训便可迅速上。融机构员可以通过ERST具快速对潜在项进规模筛查,了解投融资项,尤其是境外投融资项的物多样性相关险的位置、类型及程度。如果拟建项和关键的物多样性数据图层存在重叠,系统会通过字和颜(红)提示险。此外,它的操作界直观,可快速成的中英两
67、种语的分析报告,极地便了户的操作和对分析报告的进步编辑和利。满客户在数据和络安全的要求。ERST具的系统设计和部署能满户在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严格要求,它内置了系统运所需的所有关键组件和数据,因能在户的内环境中独运,需向外请求数据或发数据交换,从极地减少了评估项相关信息的外泄险和系统遭受络攻击的险。预留功能模块的扩展空间。ERST具的设计和构架预留了未来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的扩展空间。前,它的功能以物多样性险分析为主,但未来还可以根据户的具体需求,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添加新的数据图层,逐步实现在资源、碳汇、污染物等其他环境维度的险分析。此外,作为示范,前的版本已经整合了巴和秘鲁在国家和区域层更精细的
68、数据,不仅进步充实了物多样性信息,还增加了社会和化的信息,如原住聚居点、原住保留地、化/考古遗迹等分布信息,因能在定程度实现社会险的快速筛查。随着其他国家和区域层各类数据的不断完善和补充,ERST具有望实现更为精细、全的环境和社会险分析和筛查。3.成效 前,ERST具还处于试运阶段,建设项的物多样性险分析以模拟测试为主。保尔森基会与FECO已接洽过多家开发银、商业银及进出信保险公司,并组织了ERST具应的演示。这些机构肯定了ERST具的功能和潜在应场景,并表示该具能为其融资项的物多样性险分析筛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鉴于前各融机构已有既定的险管控体系和流程,在环境险评估基本以第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为
69、准,如何将ERST具实现的物多样性险快速筛查功能有效地整合到其现有的业务流程中(尤其是项评和预可性研究阶段),还需要与相关机构进步探讨相应的可案。可以探索的整合向包括:1)开发基于户应的ERST具模块,以便于集成到银现有系统中;2)综合各险指标体系,赋权并得到险评级结果;3)建物多样28性险与项险的关联关系;4)针对物多样性险,探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案。通过ERST具对模拟项的物多样性险进快速分析和筛查。可以看出该项所在区域分布着丰富的物多样性,项建设区与濒危物种栖息地、然保护地、原住保留地等存在着多处重叠,该项潜在的物多样性险和社会险显著,因此拟为该项提供融资的融机构应该尤其谨慎。资料来
70、源:保尔森基会表:ERST具分析和分析报告中提供的重叠情况和险览表(存在重叠的情况红突出显示)294.展望 ERST具未来将围绕推应和拓展功能两个推进下步的作。在推应,保尔森基会和FECO将继续向有关融机构和企业推介,选定有意愿试的机构在其常业务中推动具的使,并通过这些示范带动更多的融机构和投资企业,借助ERST具完善其现有的环境险评估作。此外,保尔森基会和FECO还将通过倡导绿投资和绿融的相关平台和倡议(如物多样性与融合作伙伴PBF、“带路”绿投资原则GIP等)推动ERST具的应。FECO正在建设的“带路”态环保数据服务平台,也为未来实现宏观信息查询与ERST项险评估有机结合提供了应空间。在
71、功能拓展,将根据户在实际使中的反馈和需求,进步优化现有的功能模块,并逐步开发和测试险、碳汇、污染物排放等其他环境影响的快速评估功能,更好地满融机构和投资企业在建设项环境险快速评估的需求,提升其对环境险的管控平,助共建绿“带路”。案例 融科技持微企业普惠发展: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1.背景 微主体“融资难”与“融资贵”是其绿低碳发展临的难点问题。其中绿融资主体的识别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许多微企业主体由于运营管理不规范、污染防治技术落后、节能减排意识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临绿转型的严峻挑战。同时,即使些微企业有较强的绿转型意识和需求,但由于ESG信息披露缺失,其本身临的环境社会险难以被识别,往往因此
72、被排斥在绿融体系之外。许多银的绿信贷占仅为1%左右,个主要原因就是银法有效识别绿微企业及其绿经济活动。从数量上看,微群体数量庞。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2021年12,全国各类微企业数量已达4317.25万户。利科技段助绿融促进微企业的低碳转型,对“双碳”标整体进程关重要。截2021年12底,湖州市登记在册微企业122149户,同增13.59%。在“双碳”标下,为促进绿融和普惠融融合发展,实现碳排放的中微企业稳定有序的公平转型,湖州融办在原有的ESG评价模型基础之上开展研究,率先探索形成了我国第套向中企业的ESG评价具。302.举措 2018年以来,湖州启动了区域ESG评价模型的开发作,
73、2019年率先实现了融资主体ESG评价的线上化。2021年,在北京绿院的持下,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会同中国银湖州市中、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州监管分局对评价模型进了迭代更新,推出绿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4.0版。该评价体系从环境影响(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对湖州企业进评价打分,并进步围绕微企业群体特征与样本数据,对微企业ESG指标权重赋分进合理调整,使其更加适于微信贷各环节。(1)三个维度 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的在三个维度上都充分考虑了微企业的特点。环境影响维度(E)突出“碳中和”导向。依托湖州创的“碳效码”,将碳排放指14标创新性地纳ESG评价,通过设置企业
74、碳效等级指标,对企业碳排放总量、强度以及效能进综合评价。针对微企业信贷业务,评价指标纳微企业主营业务对资源的依赖度、环境信评级、环境合规表现、环保成效(绿产品、绿、绿技术认证)等,通过赋分对微企业实施绿贴标(“浅绿”、“中绿”、“深绿”),为融机构后续开展绿信贷业务提供持。社会责任维度(S)体现“稳就业”导向。从产环境、劳资关系、员权益投等维度,评估企业对员权益的保障平。并将“员稳定性”纳了评价模型,以体现“稳就业”的政策导向。针对微企业信贷业务,评价指标纳社保、纳税、公积、征信等综合数据,为融机构开展微企业授信画像提供全位持。公司治理维度(G)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导向。重点关注企业治理结构
75、、创新发展潜、经营稳定性、管理层评价等的因素。针对微企业信贷业务,引浙江的“亩均论英雄”这综合性效益评价指标,从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15位排放增加值等多个指标的不同度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平。碳效码由湖州创,主要指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平和碳效值。根据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将企业划分为14低碳、中碳和碳3个等级,等级越低,代表碳效平越;根据碳效值(某企业某周期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所处业同期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的平均值),分为5个碳效等级,等级越低,代表企业碳效率。“亩均论英雄”是浙江以倒逼机制算好“经济账、资源账、环境账”,推动经济质量发展的项重要举措。1531(2)两个特点 协同湖州多部
76、、多系统数据,评价结果动态实时更新。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中,很多指标数据更新周期不致。湖州协同环保、经信、税务等17个政府部、10多个数源系统,实现100%线上取数及动化计算,实时更新时效性指标,定期更新周期性指标。评价结果直接与绿贷款贴息、绿担保补助等政策挂钩,持绿微企业创新升级。通过ESG评价体系,银得以持续关注、监测企业的动态险变化,开展企业全流程险控制管理,有效提升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开放系统,便于各融机构与企业应。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现阶段已全向湖州全市域融机构开放,励银机构开发“定制版”应模型。例如安吉农商银将ESG理念融个绿普惠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运于绿普惠产品开发、
77、客户授信、利率定价等各个。湖州银依托该ESG评价系统,建了信贷客户ESG违约率模型,结合ESG表现和财务数据测算信贷客户履约能。在企业端,该系统对微企业构建绿低碳画像。微企业可以查看身ESG报告,了解身在环境、社会、治理的强项和短板,引导微企业进低碳转型。32资料来源:浙江省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图三: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界(3)三个微企业应场景 应于融机构对微企业信险的全流程管理。辅助微企业的贷款准判断以及贷后预警提示,并覆盖了信贷管理全流程中贷款“三查”的各个环节。在贷前辅助企业信等级评定,提升了信贷准的把控度和判断的精准度;在贷中、贷后管理环节及时反映企业的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对微企业
78、信险的全流程管理。应于融机构对微企业贷款的定价。在充分运并积累定的相关数据撑后,将ESG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逐步纳银的贷款定价模型中,成为影响微企业贷款定价个重要因。应于融机构对微企业绿信贷业务的动化管理。在湖州市“绿信通”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升级,创建专的ESG评价体系IT系统,将其接规范化后嵌融机构现有的绿信贷管理系统,实现全部评价指标数据的线上动化采集。银的客户经理键即可获取系统动计算及分析的结果,减少了主观因素的为扰,提升了绿信贷业务的动化程度。3.成效 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上线运以来,已累计评价17184家企业。总体,有以下四成效:ESG评价体系已经过样本数据检验,可有效识别绿主体。
79、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了超2.4万 个数据样本,开展多轮数据测试校验。弥补了很多ESG模型缺乏规模化16样本数据的检验的缺陷。该ESG评价可有效筛选出绿、质量发展导向的企业。评价结果可动态实时更新,有效进险管理,绿贷款不良率下降。截2021年12,在该评价体系的持下,湖州绿贷款余额同增49.46%,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38%,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截前,当地采该评价体系发放的贷款不良率为0。ESG评价体系可复制可推性幅提升。该ESG评价体系由湖州市政府负责通版的建设,由融机构在通版的基础上进个性化开发,并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可复制和可推性,做到共同指标通化、区域指标显性化。其他任何地区
80、只要换上本地个性化指标,就可以实现模型复制。2.4万是通过该体系开展评价的企业,17184是有评价分数的企业,部分企业因数据不全没有分数,故两处数据不16同。33 助绿融与普惠融融合发展。ESG评价体系减少了微企业对污染和碳项的投资,提升微企业整体的绿产和投资偏好度。同时,也为以往绿融对微企业、个体商户等群体持严重不问题提供了解决案,扩对微企业信贷持,促进了绿融与普惠融融合发展。4.展望 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4.0版本上线后九个以来,收效颇丰,但也临些底层数据、银应的挑战与制约。下步湖州将从以下三个完善ESG评价体系。是加强底层数据基础。持续完善普惠绿融数据专题库,如持续开展数据归集和治
81、理,建设融数据专题库,从政府、融机构、企业等维度综合集成数据,推动涉企信息的安全共享,为ESG评价提供数据保障。是探索银应ESG路径。根据银ESG能建设,分阶段开展应路径,持续扩应范围。第阶段,推动银业务流程纳信贷客户的ESG评价通标准;第阶段,帮助银建分业分企业规模的针对性ESG评价框架,例如针对数据源较少的微企业和个主体建更符合实际的应模型。三是推动企业提升ESG表现。通过融激励、财政贴息、宣传教育等段,推动企业积极践符合身理念和实际的ESG实践,提升ESG表现。最终引导企业从关注盈利、收,逐渐进到同时关注ESG表现的新阶段。案例三 数字农业系统助绿农业发展:成都数字农业平台1.背景 除能
82、源、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农业领域也是重要的温室体排放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9年全球农业温室体排放占达14%-20%。前世界多数国家正共同采取措施减少农业领域温室体排放。中国银成都分及中国银成都分营业管理部以南财研究团队计算的数据为“碳排放量”,以“农村电量占碳排总量”估算中国义农业部碳排量,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农业碳排放占达16%-19%。与此同时应看到,农业活动在排放量温室体的同时,也吸收、转化和固定量碳元素,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因此发展绿低碳农业很可能是碳减排成本较且副作较少的种式。34课题组观察到,前绿农业发展总体顺应市场需求、消费习惯的变化,正以数字技术为段
83、,以产业链价值增值为标,通过实现经济效益与态效益的新均衡,探索与农业低碳发展契合的新路径。从国际经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出台了系列农业减排政策措施,其中共同点就在于普遍重视利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段,引数据密集型的智能化“精准技术”,实现农业低排放与产出的双重标。中国各地对数字低碳农业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相关互联公司、融机构等市场主体也纷纷进军数字农业。尤其是在粮产领域,数字技术应不断拓展深化,推动农业产式持续命,这将对强化粮安全、促进农业绿低碳可持续发展产积极深刻的影响。成都作为传统粮主产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在利数字技术促进绿农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此外,成都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平台与数字融平台相对
84、接的新模式,促进融资源向农户有效倾斜,凸显了融科技在持绿农业发展中的成效。2.举措 成都作为传统粮主产区和益快速发展的都市,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应数字技术,推动相关市场主体搭建成都数字农业平台,促进绿低碳农业发展。本以成都数字农业平台为例,重点分析了数字技术在持绿农业发展中的应。该平台实现了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与应,为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思路,同时助了农业产业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增值。(1)两特点 政府持、企业创建、融机构等参与的成都数字农业平台具有以下两特点:基于数字农业平台形成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态圈(图四)。数字技术通过精准的耕地作物识别、环境监测、适种分析、灾害预警、产量
85、预测等段,建了完整的粮产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农资、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资源,形成了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态圈。成为现代农村融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助涉农普惠信贷。成都“农贷通”平台作为农村融数字化核基础设施,不断深化拓展农村融供需通道,通过与数字农业平台联接,将更多绿农业主体效融现代农村融服务体系,数字农业平台也成为现代农村融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个系统构成了以农户为核的互联共享的数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重塑农业产流程和产式,不仅提升了农户的经营管理平,更进步提升了农户的市场竞争能,为农户增收提供市场化的新路径。35(2)四功能 助粮产精准化管理。包括精准的地块管理、农事作业、农事计划
86、、溯源管理等多个管理标。如通过物联、近地遥感等信息技术,精准获得地区域位置、形状、壤肥等信息,以此为基础开展智能化计算,为农户提供产全过程服务。经测算,数字化产使得稻种植每亩提产效率约30%,节约产成本约15%,农药化肥污染程度降低约10%。降低农户交易成本。数字平台通过整合农业产社会化服务资源等,可降低农户交易成本,有助推农户融市场。图四:成都数字农业平台模式资料来源:中国银成都分36 提政府管理精度。通过数字农业系统,政府管理部可解决农业信息共享程度不、农业数据综合利率不等问题,从有助政府提决策精准度。帮助融机构精准有效决策和管理。由于可精准把握农户地块信息、产进度及险预警等信息,融机构可
87、据此开展效精确的授信决策和贷后管理。3.成效 成都数字农业平台产了良好的绿农业成效,并提升了普惠融服务绿农业的效率。是“精准”农业产了显著的温室体减排效应。数字农业通过精准施肥、施药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投量,同时减少效量;通过提间作业效率、提供低温烘烤技术、统筹运输流转环节等,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从在根本上减少农业温室体排放,显著实现了绿低碳效应。根据该平台测算,种植20万亩、稻(均按1季/年计算)每年可实现碳减排共计约2759吨,种植碳排强度较传统模式下降约13%-21%,稻种植碳排放强度下降约5%。是数字农业提升了普惠融服务绿农业效率。借助数字农业平台资源及其与“农贷通”平台相联接的通道条
88、件,融机构能便捷效捕捉并满绿农业资需求,深化了普惠资料来源:成都数字农业平台图五:数字农业平台中块形状清晰直观37融成效。实践中有两种模式:种是信贷款模式,由数字农业平台通过“农贷通”平台向银推送农户资需求,在数字技术带来效精准的贷后管理条件下,银通常给予农户破格授信并快速发放信贷款。另种是供应链贷款模式,由数字农业平台通过“农贷通”平台将农户交易信息(如购买农资发票)推送给银,在核企业(数字农业平台运营)、担保公司、银机构共同分担险机制下,银向农户发放贷款。在两种贷款模式中,种粮农户均能享受“农贷通”平台全额贴息持。截2021年末,该平台的农户共获得超过1700万元币(约255万美元)信贷持
89、,涉及农户超过60户,农户贷款利率按1年期LPR,3.85%执,享受政策全额贴息持,贷款利率平较以往资借贷和农资赊销降低了70%以上。数字农业平台营造了全新的普惠融环境,为融科技持绿农业发展探索了有效路径。4.展望 随着未来融科技助推绿农业发展,数字农业平台将在以下三个持续深化:是数字农业平台对农户的覆盖将进步拓宽,技术服务更加精准完善,绿低碳效应更加明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是数字农业平台与“农贷通”融资服务平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农户或农业主体信息更加精细,对农业主体的信评判更加客观全,向融机构引流更加顺畅。三是依托数字平台开展融创新更加便捷效,针对性融产品和供应链等融制度更丰富完善,普惠
90、融效应更突出。38五、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问题与建议五、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问题与建议 本节在前对市场趋势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地政府、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四个度出发,总结了融科技持绿融市场发展所临的若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问题与挑战 (1)监管部及相关部委度 是现有绿融政策框架下缺乏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规划与指引。虽然监管部认识到了融科技段可以促进绿融提升交易质量与效率、防范险,并在相关件中给予了原则性的励,但仍然缺乏对如何提升融科技在绿融发展中的作的规划、标准和指引。在实践中,融科技持绿融的应在个别地区(以浙江为代表的少数省份)取得了创新成果,但尚未能实现
91、较范围的拓展。是产业部和融部间的环境和候数据共享机制尚未打通。环境基础数据库主要由环保部和产业主管部(如住建、信、发改、能源、农业等)管理,融部在获取企业碳数据、环境影响、能耗平等环境和候数据时存在壁垒,数据要素向融科技的流通临障碍。浙江等个别地区在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取得了些经验,但国家层则进展不。(2)地政府度 是政府各部环境数据共享与认证互信难度,信息孤岛仍普遍存在。许多地政府绿融数据共享平台的环境数据来源单、质量不、更新频率低,规模以下企业ESG数据缺失严重。在数据种类,现有环境数据以企业能耗数据为主,缺少废弃物处理、体、空质量等数据;在数据采集与核证,企业环境数据采集困难,且难以核证与追
92、溯;在统计标准,各部、上下级单位统计与报送径往往存在较差异,造成误差;在数据共享,考虑到对身数据所有权的保护、责任承担与权益划分、企业与个隐私保护等系列问题,许多地各部数据难以实现有效打通,信息孤岛仍普遍存在。是地政府对企业ESG评价多依赖于评分,融科技运较少。ESG评价体系与传统依照财务指标进信评价的式存在较区别。多数地政府在开展企业ESG评价的实践中,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等指标进综合评价时多依赖于尽调,尽调员对指标的认知理解差异容易使认定结果产较偏差。此外,由于评价维度多,尽调材料复杂,在没有融科技段介时,企业配合尽调费时费,难度较。40(3)融机构度 是许多融机构对融科技应于绿融的
93、重视程度不。许多融机构对融科技持绿融的必要性认识不,对其所能带来的效益理解不深,导致这些机构缺乏该领域的系统性规划与业务布局,也没有投够的资和资源开展研发。是融机构内部绿融业务部与融科技部缺乏互动与了解,复合型才缺失,绿融与融科技没有深度融合。许多融机构中融科技部IT员往往对绿融要义、具与业务认知有限,业务部的员不了解融科技段在绿融领域中的可能运,导致绿融与融科技两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融合。这些问题背后的症结在于缺乏既懂融科技懂绿融的才,也往往与绿融和融科技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有关。(4)科技公司度 是科技公司在部分重要技术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不能完全满绿融发展需要。以卫星遥感在环境监测中
94、的运为例,由于现阶段遥感、雷达、光学卫星图像等技术段在环境信息监测中的应还不成熟,中国较为缺少专业服务于融机构的象、森林监测、农作物监测等环境数据提供商,难以满监管部与融机构对企业环境险进筛查、监控与跟踪的要求。是科技公司对绿融需求痛点、最新应领域与发展向的理解程度不。由于科技公司的研发员往往以IT背景为主,对绿融业务理解有限,些科技公司多针对某特定绿融业务发展需求提供具性产品服务,缺乏对绿融应场景的深度挖掘,在提供系统性解决案上较为缺。此外,绿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转型融、绿普惠、碳核算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出对融科技的新需求。科技公司往往缺乏对上述领域的前瞻判断能,难以充分响应绿融创新需求。2
95、.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瓶颈,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1)对监管部及相关部委的建议 是将融科技持绿融纳未来版本的绿融和转型融的指导意。建议监管部充分总结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实践案例和有益经验,在修订绿融指导意和编制转型融指导件时,增加融科技持绿融的相关内容,明确融科41技可以发挥重要作的主要场景和领域,指明监管部、融机构和融科技企业需要努的向,重点解决需要政府协调的些问题。是进步优化银业融机构绿融评价案等激励约束机制。建议监管部将银业利融科技段纳银业融机构绿融评价案等对融机构的评价要求中,推动融机构主动加快融科技在绿融业务流程及管理机制中的应。三是加强产业部和融部之间的环境和候数据共享。建议监管部推
96、动产业部与融部打通碳迹、环境影响、能耗平等环境和候数据以及其他ESG数据的共享壁垒,持融科技公司以相关数据为基础为绿融服务提供段和具。四是励融机构、融科技公司及研究机构共同推进融科技持绿融的能建设、交流及国际合作。建议监管部建相关机制,促进融机构、融科技公司及研究机构围绕融科技服务绿融开展深研究及泛交流,提升专业能,加强国际合作。(2)对地政府的建议 是建企业环境信息及数据共享平台。建议地政府整合各部信息资源,构建环境信息和ESG数据共享平台,通过“物联+区块链”等融科技段,运全程预的数据闭环法取得真实可靠的企业环境表现数据,探索将碳核算等相关环境效益计算过程上链存证,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和披露。
97、是建全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量化评价体系并完善配套持政策。建议地政府充分运智能等融科技段,依托企业环境与社会责任等财务数据,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量化评价体系,提升企业的环境险与效益的量化评价平;将评价结果于辅助财税、贴息、地、能指标等激励机制的分配决策,引导企业可持续质量发展。(3)对融机构的建议 是提升对融科技在绿融发展中的作的认识。提融机构管理层对融科技在绿融业务应中重要性的认知,加强系统性战略规划与应布局。在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同步推进绿融业务平台建设,统筹建设绿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体化运营体系。是建绿融业务部与融科技部联动机制。绿融业务部与融科技部可针对
98、特定绿融业务与产品开发项成联合作组,并建常沟通交流机制。由绿融业务部梳理现有绿融产品与业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由融科技部42对具体绿融场景的技术实现可能性进评估;融科技部也要主动反馈业务难点与开发实现难点,对绿融业务提升、系统改进提出建议。三是加强融科技在推动绿融产品创新中的应。利物联、区块链和智能等技术推动绿融产品创新。建议融机构发挥区块链法篡改的特征,探索绿资产存证体系上链;利物联技术,采集并分析环境数据,如核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并研发碳减排挂钩融产品;运智能技术识别绿融抵质押品,如绿农业融服务中的活体畜禽抵押品。(4)对科技公司的建议 是关注融科技持绿融的重点技术创新。建议科技公司注
99、重区块链、物联、遥感等技术创新,针对融机构绿融业务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持。例如,数据服务提供商可利遥感技术、雷达、卫星图像等式开展环境数据监测,为融机构进环境与候险分析提供依据,监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候变化、然保护地、森林、壤及环境等。是深化融科技持绿融的应场景。建议科技公司在持对绿资产的智能识别之外,深赋能融机构前端绿数据采集、绿资产认证与贴标、资产环境险预警与流程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等全流程业务场景。三是在绿融新领域研发解决案。建议科技公司凭借身技术与数据积累,向碳核算、转型融、绿普惠等重点领域提供解决案。例如在碳核算领域,采为、交易与商户数据设计向个与企业的碳账户体系;在转型融领域,建转型融项认
100、证与监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记录转型融项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为监管部核查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绿普惠融领域,利区块链探索绿农业及绿制造供应链融资产品和服务。#43参考献 1.G20可持续融作组,G20可持续融路线图,2021,https:/g20sfwg.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G20-Sustainable-Finance-Roadmap.pdf2.可持续融国际平台(IPSF),可持续融共同分类录报告减缓候变化使说明,2021,http:/ 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融科技态书,2021,http:/ 10.中国国际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宏观专题报告:绿融:以引导促服务,化挑战为机遇,2021,https:/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是为中国和全球绿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市场、产品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平台,致于在绿融、然资本融资、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等领域成为有全球影响的营利性智库,为改善全球环境和应对候变化做出实质性贡献。更多信息,请浏览官站 报告联系 保尔森基会绿融中 鲁 flupaulsoninstitute.org 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张芳 吴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