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智能握手电动创新驱动进步-220825(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智能握手电动创新驱动进步-220825(54页).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53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智能握手电动,创新驱动进步智能握手电动,创新驱动进步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深度研究报告2022.8.25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尹欣驰尹欣驰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9040002 李景涛李景涛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 S1010520120003 袁健聪袁健聪 新能源汽车行业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张若海张若海 数据科技首席 分析师 S1010516090001 李子俊李子俊 汽车及零部件 分析师 S1010
2、521080002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在 2022 年继续加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年继续加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在本篇报告中梳理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技术和制造工艺层动力。我们在本篇报告中梳理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技术和制造工艺层面的多个重点行业趋势,并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形成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三电产业面的多个重点行业趋势,并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形成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三电产业链和智能化产业链。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创新和向上突破,中国汽车行链和智能化产业链。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创新和向上突破,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重构正在加速到来。业的格局重
3、构正在加速到来。总量:疫情扰动褪去,政策加码消费,全年总量:疫情扰动褪去,政策加码消费,全年乘用车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达到销量增速有望达到 10%以上。以上。2022 年 1-7 月,我国乘用车行业销量为 1,252 万辆,同比+8.5%。3 月开始受上海等地疫情影响,OEM 和零部件生产供应受阻,4 月批发量同比下滑 43.4%。但随着 5 月底购置税减免等消费刺激政策出台、供应链复工复产,6、7 月份行业产销量持续修复,销量同比分别+41.6%、+40.1%。我们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2,367 万辆,同比增长 10.3%。考虑到去年缺芯的影响,21Q3 基数较低,因此今年的批发增速高点
4、大概率将出现在 Q3。电动化:电动化:碳酸锂涨价难挡电动化趋势加速碳酸锂涨价难挡电动化趋势加速,DHT 浪潮助力混动快速逆袭浪潮助力混动快速逆袭。虽然上游锂价持续上行使得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涨价,但疫情缓解后新能源汽车需求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我们预计 2022 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600万辆,同比+80.4%,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 25.3%,同比提升 9.8pcts。同时我们预计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 800 万辆以上,同比增速达到30%+。结构上来看,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在低线城市的渗透比例正在快速提升:2022 年 17 月,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
5、分别相比 2021 年全年提升 11.6、12.2、9.7pcts。2021 年以来,基于 P1+P3 双电机(DHT 技术)的比亚迪 DM-i 的混动产品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在可控的低成本下,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节油需求,在销量上迎来了爆发。随着三电成本的降低及馈电性能的提升,混动车与燃油车已可做到相对平价,其市场竞争策略从“与纯电车竞争”转向“平替燃油车”。我们重点提示 DHT 技术发展对混动的重要意义,并认为 DHT 架构将成为混动车型主流配置,同时增程式也将受益于混动行业的需求爆发。2021年 PHEV、HEV 和 EREV 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2.6%、5.5%、0.5%,我们预
6、计 2025 年,PHEV、HEV、EREV(増程式)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24%、18%、9%,并推动整体新能源车占比接近 70%。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行业渗透率稳步提升,大算力芯片行业渗透率稳步提升,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纷纷上车域控制器纷纷上车。2022H1,中国乘用车市场的 L2+自动驾驶渗透率已经达到 5%,高级别自动驾驶初显雏形。在通往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道路上,大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是中国主流车企所选择的硬件路线,以蔚小理第二代车型周期为代表的新车纷纷搭载英伟达 Orin 芯片和激光雷达,开启了智能驾驶的硬件军备竞赛。同时,在电子电气架构的集中化趋势下,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