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深度研究: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看智能化投资机遇-220823(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行业深度研究: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看智能化投资机遇-220823(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通信指数 1957 沪深 300 指数 4181 上证指数 3278 深证成指 12506 中小板综指 13100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元宇宙时代 ICT 基础设施投资展望-国金通信-元宇宙行业深度,2022.6.30 2.掘金亿物互联-22H1 物联网全产业链数据扫描-国金通信物联网.,2022.6.16 3.通信行业下半年策略:关注新基建和高成长-国金通信-2022H.,2022.6.7 4.通信产业价值分布向新一代 ICT 产业链转移-通信行业 21 年年报.,2022.5.3 5.华
2、为智能电动的布局和启示-国金通信行业深度报告,2021.12.31 邵艺开邵艺开 联系人联系人 罗露罗露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0020003 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看智能化投资机遇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看智能化投资机遇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行业策略:特斯拉机器人将加快服务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进程,短期内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增量零部件,优选技术路径有利于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的硬件公司,长期看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供应链高度重叠,在投资策略上应在边际增量大的细分领域优选高成长、竞争优势突出的个股。推荐组合推荐组合:建议关注机器人初
3、创头部公司优必选,AI 芯片龙头英伟达,工业互联网及 IDC 龙头宝信软件,模组龙头移远通信,以及计算机视觉龙头海康威视。行业观点行业观点 下一代智能终端下一代智能终端前景广阔,未来前景广阔,未来 10 年全球市场空间约年全球市场空间约 14 万亿元万亿元。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其芯片、算法等技术积淀可在人形机器人中高度复用。借鉴波士顿动力、日本本田等已有的人形机器人,预计公司在双臂双足的协同技术仍缺乏沉淀,具备一定挑战。“机器换人”是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到 2030 年,全球约有 4 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按20%渗透率测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 12-16 万亿元。根据
4、 IFR 和中国电子学会的数据,按 23-30 年 CAGR 30%测算到 2030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 8700 亿元。当前机器人 BOM 成本 60%-70%集中在关节、驱动、控制等机身硬件,然而智能化程度提升必然增加对芯片、通信模组、云计算资源的需求。我们认为机器人软件占比也将复刻汽车软件发展路径,从当前约不到 10%的成本占比提升至 2035 年 30%+。对标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将增加传感器、芯片、智能网联、导航需求。对标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将增加传感器、芯片、智能网联、导航需求。预计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商用场景,不管居家还是外出服务,或从事危险性工作,其感知能力应该对标自动
5、驾驶 L4 以上级别:1)传感器:类比智能汽车,增加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红外传感器、超声波雷达等需求;2)算力芯片:当前芯片市场份额主要由海外玩家占据,包括英伟达、英特尔 Mobileye、高通等,可关注有工程师红利、本土化服务能力强的 AI芯片国产化替代机遇;3)智能网联:人形机器人主要面对家庭和服务场景,5G 低延时、高速率、广连接等特性将为其赋能,建议关注蜂窝基带芯片、模组、智控器行业机会;4)定位:根据机器人使用场景不同,需增加室内或户外导航、高精度地图等需求。云计算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基础设施与 AI 算法助力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算法助力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智能化 AI 算法训练需
6、要大量场景数据,拉动数据存储、计算、交换等数据中心需求,参照沙利文报告,自动驾驶 IaaS/PaaS 市场规模 2025 年达到 65.5 亿元,4 年 CAGR 为49.2%,预计人形机器人对算力的需求也将维持接近 50%左右的复合增速。人机交互、AI 视觉等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场景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产业链调研,科大讯飞、百度云、阿里云当前已进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预计未来更多人形机器人走向商业化,以上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行业总体机会。人形机器人在今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已然火爆,互联网大厂纷纷押注投资布局。互联网大厂具备技术、人才、资金、客户等多方优势,投资方向具备一定指导意义。虽然当前人形机器人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