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ner:人工智能之可视化(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iner:人工智能之可视化(53页).pdf(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可视化研究报告 主 编:曹 楠 编 辑:何 杨 蒲 杰 目录目录 1.1. 概述篇概述篇 . 1 1 1.1 基本概念 1 1.2 可视化发展历程 2 1.3 可视化呈现的设计标准 5 2.2. 技术篇技术篇 . 6 6 2.1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 6 2.2 可视化图形库 21 2.3 国内知名可视化实验室 22 2.4 可视化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 23 3.3. 人才篇人才篇 . 2525 3.1 学者情况概览 25 3.2 国外学者简介 28 3.3 国内学者简介 34 4.4. 应用篇应用篇 . 3939 4.1 社交媒体可视化 39 4.2 体育数据
2、可视化 40 4.3 医疗数据可视化 42 5.5. 趋势篇趋势篇 . 4545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可视化发展历程 . 2 图 2 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的历史事件 . 3 图 3 1933 年 Henry Beck 设计的伦敦地铁图 . 3 图 4 科学可视化的早期可视化流水线 . 7 图 5 CT(左)MRI(右) . 7 图 6 飞机翼流可视化 . 8 图 7 信息可视化参考模型 . 11 图 8 2D 散点图 . 12 图 9 基于投影的多维可视化与平行坐标多维可视化 . 12 图 10 集成了散点图和柱状图的平行坐标工具 FlinaPlots . 13 图 11 GitHub 欧洲
3、用户分布示意图. . 14 图 12 细节级呈现 . 14 图 13 压缩的邻接矩阵 . 14 图 14 电影故事情节的可视化 . 15 图 15 法国 1864 年红酒出口 . 16 图 16 可视化领域词云 . 17 图 17 DAViewer 和 DocuBurst 文本语义结构树 . 17 图 18 推特用户线上社交活动的射线布局及基本信息 . 18 图 19 主题河流图 . 18 图 20 事件河流图 . 19 图 21 可视分析学内容 . 20 图 22 美国各州失业率等值线图(左)与溪流图(右) . 22 图 23 IEEE 可视化会议官网 . 24 图 24 IEEE 可视化与
4、计算机图形学 . 24 图 25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分布图 . 25 图 26 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中国分布 . 26 图 27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迁徙图 . 27 图 28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分布机构统计 TOP10 . 27 图 29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 h-index 分布 . 27 图 30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男女性别比例 . 28 图 31 可视化全球研究趋势图 . 45 表 1 可视化呈现的设计标准 . 5 表 2 科学可视化分类 . 9 表 3 全球可视化领域 TOP 学者分布国家 TOP5 . 26 表 4 社交媒体可视化介
5、绍 . 39 表 5 体育数据可视化 . 40 表 6 医疗数据可视化 . 43 1 1. 概述篇概述篇 本章节从阐述可视化基本概念出发,简要介绍可视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设计原则 与设计标准。 1.1 基本概念 可视化是把数值或非数值类型的数据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 并获得对数据更深层次认 识的过程。可视化将复杂的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这些信息更容易、快速地被人理 解,因此,它也是一种放大人类感知的图形化表示方法。 可视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用户界面、人机交互等技术,以人们惯于接 受的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并辅以信息处理技术(例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将复 杂的客观事
6、物进行图形化展现, 使其便于人们的记忆和理解。 可视化为人类与计算机这两个 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 对于信息的处理和表达方式有其独有的优势, 其特点可 总结为可视性、交互性和多维性。 目前,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及研究方向,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科学数据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 以及可视分析学三个子领域。 这三个领域即紧密相关又分别专注于不同类型的 数据及可视化问题。具体而言,科学可视化科学可视化是针对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展现技术。科学数据, 例如,医疗过程中由 CT 扫描生成的影像数据、风洞实验而产生的流体数据、以及分子的化 学结构等,是对物理世界的客观描述,往往是通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