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气候行动报告2024(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气候行动报告2024(18页).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目录/前言03关于本报告0204学院寄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06学院简介0516未来展望关于本报告本报告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或“我们”)发布的第二份气候行动报告,旨在客观地向社会各界阐述学院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行动,并报告学院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本报告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核算方法参考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 世 界 可 持 续 发 展 工 商 理 事 会(WBCSD)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和企业价值链(范围三)核算与报告标准。本报告涵盖学院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与表现,部分超出上述期间的信息已注明
2、。本报告的温室气体盘查涵盖学院的主要校区,即武东路校区与中山北一路校区。本报告电子版本发布于学院官网:https:/ The Report报告标准报告范畴报告发布形式02前言气候变化已成为 21 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极端天气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短期与长期首要风险,凸显全球气候脆弱性持续上升。世界气象组织已确认 2024 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年均气温首次突破工业化前水平 1.5 C,未来五年极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热的时期。在此背景下,2024 年召开的第 29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取得重要进展,会议就落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通过了 20 余项关键决定,达成“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包括完成巴黎协定第六条关于国际碳市场机制的运行细则制定,以及就“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达成广泛共识,强化南北合作机制与气候公平基础,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更具执行力的新阶段。自 2020 年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来,我国逐步构建起以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等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持续推动绿色转型的顶层设计
4、到落地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 2021 年正式启动,2024 年碳排放配额成交1.89 亿吨,成交额达 181.1 亿元。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 15 亿千瓦,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 2024 年已达到 18.3%。在此基础上,2024 年我国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较 2023 年下降 3.4%。同时,我国亦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已与 42 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 53 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并自 2016 年以来,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 亿元人
5、民币,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项目、举办交流研讨班等方式有力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尽显大国担当。在全球和国家共同推动气候治理体系深化的进程中,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在“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下,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院运营、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我们始终秉持“经世济民”的理念,在推动落实气候行动的同时,关注可持续发展相关商学研究,推动商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植适应绿色经济转型的商业人才,为全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03学院寄语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绿色转型逐步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始终高度
6、重视气候议题,积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院战略、管理与文化之中,努力成为中国高校气候行动的积极践行者。2024 年,我们继续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盘查,并通过不断优化能源使用与碳排放数据监测,推行多样化节能减排措施,持续推动绿色运营。与此同时,我们正积极筹划制定学院中长期碳中和目标,并以科学、可衡量的方式构建行动路径。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鼓励教师聚焦ESG、绿色金融、责任投资等议题,产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提升科研对政策制定与行业发展的支撑力。近年来,多位教师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要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产生积极影响。2024 年,学院王文斌教授的课题可持续供应链中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