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中国上市公司ESG管理风险年鉴(2024)(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周末:中国上市公司ESG管理风险年鉴(2024)(74页).pdf(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2024年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Who Cares Wins报告中首次提出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概念20周年,也是中国ESG发展的“政策大年”,从国家部委、先行城市到证券交易所,多项关于ESG的重磅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发展 在顶层设计方面,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
2、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强,绿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表现持续提升;6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切实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金融机构、经营主体探索开展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11月20日,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企业可持
3、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提出到2027年,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及应用指南相继出台;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此外,10月1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鼓励发行人将KPI与企业ESG评分挂钩,既有助于督促企业不断提升ESG表现,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内外ESG投资人。在城市区域层面,2024年,部分先行城市开始竞相出台ESG政策,提出各自未来的ESG发展目标。3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作为全国首个省级ESG行
4、动方案,旨在推动提高上海涉外企业的ESG能力,构筑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3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ESG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配套方案,大力推进园区ESG产业和生态体系发展;6月14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北京市“成为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10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北京市朝阳区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深化ESG体系建设、持续提升ESG特色竞争力、打造ESG示范试点、丰富和深化ESG实践、完善ESG保障机制五
5、项重点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国已经形成覆盖“中央国家部委城市区域”的三级ESG政策体系。反思 与中国不同,ESG在欧美出现了“反思潮”。2024年1月9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The Latest Dirty Word in Corporate America:ESG,在中国被翻译为美国企业界的一句最新脏话:ESG,成为美国“反ESG”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除华尔街日报外,2024年,哈佛商业评论刊发的超越ESG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针对ESG的争论核心还是“企业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个根本问题;金融时报刊发的ESG已死,ESG长存一文指出,ESG并不能带来必要的变革,在企业层面推进ESG无助于帮助企
6、业解决“盈利”与“可持续”之间的紧张对立。舆论层面的反思与实践互相作用。2023至2024年间,美国、英国、加拿大、欧盟等地的金融监管部门相继推出针对ESG基金市场的监管措施。例如,2024年5月14日,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发布关于在投资基金名称中使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术语的最终指南,旨在回应投资者对ESG和可持续投资产品的需求,减少投资基金中的“漂绿”风险;2024年1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联合其他10个州,对先锋集团、贝莱德和道富银行提起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相关诉讼,认为这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以“合谋”的形式推动气候目标,违反了反垄断法。壁垒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