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研究-250912(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研究-250912(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15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2025年年9月月12日日 远东研究远东研究固定收益专题固定收益专题 摘要摘要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研究研究 作者:作者:柴柯青柴柯青 邮箱:邮箱: 2025 年 5 月,央行与证监会推出债市“科技板”,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旨在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助推科技金融的发展。此后,金融机构作为科创债新加入的发行主体,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迅速发展成为债市“科技板”的发行主力之一。截至 8 月 25 日,金融机构共发行科创债 89 只,规模 2932.7 亿元,占同期科创债发行规模的近 3 成,成为债市“科技板”的发
2、行主力之一。从金融机构科创债发行结构来看,商业银行以发行金额 2263 亿元(占比 77%)主导规模,证券公司以发行只数 48 只(占比 54%)主导数量。从发行期限和评级看,债券期限以 2-5 年期为主,占比 94%;债项评级集中于 AAA 级,占比 92%。从发行利率看,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成本优势明显,其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 1.68%明显低于非金融机构的1.92%。从募资用途看,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其中,商业银行主要用于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及投资科创债券,比例约 3:7;证券公司主要通过“股债基”组合投资科创企业金融产品以及补充流动性,比例约
3、9:1。从区域分布看,当前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从发行主体情况看,当前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较高、经营实力靠前。自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以来,发行科创债的金融机构逐渐从规模较大的发行主体向中小型金融主体扩容。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不仅能够为引导资金持续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提供支持,还能够更好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科技创新领域资金充足能够更好地支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科创产业蓬勃发展也能够反哺金融领域,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资产和投资机会。对金融机构来说,发行科创债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完善业务体系;另一方
4、面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的风险收益介于利率债和传统的金融债之间,能够提供优化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结构的配置标的。金融机构是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力之一,随着科创债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落实,预计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规模或将进一步提升。后续,随着中长期限的债券占比提升,对科技领域的资金支持能够更好地匹配其“长周期”特征。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1.债市“科技板”新政背景下科技创新债券市场观察与思考,2025.6.30 2/15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2025年年9月月12日日 远东研究远东研究固定收益专题固定收益专题 一一、背景背景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受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
5、需求的“三轮驱动”,近年发展迅速。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首位,重要性凸显。2024 年6 月,科技部等 7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针对科技金融发展提出了更细化的发展方案。2025 年 5 月,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若政策举措进一步细化支持措施,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央地联合和生态建设等 7 个方面强化部署。债市“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完善,能够助推科技金融发展。此前,科创债发行主体多为实体企业,债市“科技板”开启后,金融机构被正式纳入科创债发行
6、主体范畴。2025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提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其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购买科创类债券等形式,对科创领域提供支持;证券公司对科创领域的支持方式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对接科创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比如股权融资、产业孵化等;金融资产投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