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深度报告:研发驱动小分子CDMO稳健增长新业务逐渐成型-220812(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莱英-深度报告:研发驱动小分子CDMO稳健增长新业务逐渐成型-220812(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凯莱英(002821.SZ)深度报告:研发驱动,小分子CDMO稳健增长,新业务逐渐成型国海证券研究所周小刚(证券分析师)S评级:买入(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8月12日医疗服务1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相对沪深300表现2022/08/11表现1M3M12M凯 莱 英-14.1%-9.8%-40.4%沪深300-3.7%5.5%-16.4%最近一年走势预测指标预测指标2021A2022E2023E2024E营业收入(百万元)4639101321130612006增长率(%)47118126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69254626722727增长率(%)4813852摊薄每股收益(元)
2、2.896.887.227.37ROE(%)8171513P/E98.8625.9124.6924.19P/B9.084.413.743.24P/S24.676.515.835.49EV/EBITDA79.2918.6217.1416.10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0.4815-0.3208-0.16010.00060.16130.3220凯 莱 英沪深3002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2WAUOZ5WEWSZFZEW8OcM7NpNpPoMoMeRnNwOkPpOoMbRrQtMwMoMvNwMpPqP核心提要核心提要 1、技术实力铸就公司核心壁垒技术实力铸就公司核心壁垒管理
3、层前瞻业务CDMO布局铸就先发优势,凭借人脉资源优势搭建庞大国内外专家顾问团队,保障客户关系、技术进步以及政府关系;近几年开始加速对国内外biotech客户的商务拓展,中小客户成为公司主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凭借较高的资产利用效率,以及长期研发投入积累的连续流、酶催化等技术优势,公司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因而毛利率、净利率均高于可比同行。2、CDMO主业稳健增长主业稳健增长+新业务逐渐成型新业务逐渐成型小分子CDMO主业目前尚未达到天花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凯莱英自身管线持续扩大,以及欧洲、日本等新区域的逐渐开拓,公司明后年常规小分子CDMO业务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
4、子、制剂、临床等新业务布局领先,2021年整体确认3.98亿收入,团队人员以及技术能力已经逐渐成型,预计今明两年新业务将维持翻倍以上增长。3、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1、113、12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46、26.72、27.27亿元,对应PE为25.91x、24.69x、24.19x。考虑到公司的小分子CDMO主业已建立显著优势,并且多项新业务已经逐渐成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4、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中美贸易摩擦;2、国内新冠疫情加剧;3、化学药CDMO行业竞争格局恶化;4、原材料成本波动;5、订单承接不及预期;6、公司与其他公
5、司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资料仅供参考。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301技术实力铸就公司核心壁垒技术实力铸就公司核心壁垒1.1 专注专注CDMO领域领域24年,具备先发优势年,具备先发优势 凯莱英于1998年成立,始终专注于CDMO领域发展。相较于可比同行,凯莱英在CDMO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以及专业经验积累。资料来源:各公司招股书、各公司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表:国内头部表:国内头部CDMOCDMO企业发展简史企业发展简史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博腾股份九洲药业1998 成立成立,从事化学原料药生产19992000成立2001开展合成化学服务20022003 内部定制及批量生产原材料及注册起始物料
6、RSM开展工艺研发/CMC服务2004开展研发性生产/CDMO业务成立,主营实验室化学2005开展生物分析成立,长寿生产基地启动建设2006开展生物新药开发和工艺研发业务长寿生产基地投产2007开展毒理与制剂业务2008收购AppTec实验室,公司更名为Wuxi AppTec成立康龙天津,拓展CMC业务拓展CDMO业务2009 成立化学工程实验室,致力于连续生产技术苏州安评中心落地收购康龙昌平,拓展安评业务第一次通过cGMP审计2010金山建立合全规模化生产基地设立康龙西安,从事实验室化学业务2011收购津石杰诚,建立临床CRO服务20122013首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计2014美国费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