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2025)(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2025)(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2025)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24 年,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稳增长、保生态、推改革、惠民生。2024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951 亿元、同比增长 2.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5.4%,城镇调查失业率 5.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5%。青海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聚焦服
2、务实体经济,有力、有效、有序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稳总量、调结构、降成本、提质效,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4 年末,青海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8284 亿元,同比增长 4.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7868 亿元,同比增长 3.7%。2024 年青海省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一是是经济稳步向好经济稳步向好。农牧业增产丰收,粮食、油料、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达 118 万吨、33.6 万吨、165 万吨,均创近十年新高,牛羊出栏 937 万头(只)。工业平稳回升,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0.9%,钢材、电解铜、光伏组件等重点产品
3、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93.1%、47.5%、48.9%;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服务业持续恢复,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6%。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23.2%,多晶硅、锂电池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73.7 倍、77.5 倍。重点领域投资企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4.3%,能源投资、设备购置投资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4.7%、7.1%、87.7%。二二是是产业产业
4、“四地四地”1建设蹄疾步建设蹄疾步稳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全年生产钾肥 749 万吨、碳酸锂 14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4.8%、22.3%,建成投产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积厚成势,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分基地获批;电力总装机突破 7100 万千瓦,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 94.6%、70.0%,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实现“双主体”。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多点发力,青海湖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12 个观景点串珠成线,冰雪经济、演艺经济成为高原文旅新热点;“丝路梦享号”国际化高品质旅游列车开通运营,旅游人数和收入增长均超
5、 20%。绿色有机畜牧产品输出地开创新局,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 3 亿亩,高原冷凉蔬菜输出粤港澳大湾区超 50 万吨,年内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 173 亿元。三三是是民生保障用情用力民生保障用情用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 2.7%、5.7%、4.3%、3.9%。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9.4 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 6.5 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109 万人次、保障省级重点企业用工 5373 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工代赈为 3.5 万名群众发放劳务报酬 4.9 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4%、7.1%。
6、四四是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3 条措施,设立省1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畜牧产品输出地。2级民营经济发展专责机构,企业开办、建筑许可、电力获得等办事时长压减 80%以上,营商环境稳步优化。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2024 年末全省经营主体达 59.3 万户、同比增长 3.8%,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 194 户、157 户。2024 年青海省金融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全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 283 亿元。对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