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O&空天院:全球农情遥感速报(2025年3-5月)(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SO&空天院:全球农情遥感速报(2025年3-5月)(41页).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5 年 6 月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 9718-29信箱邮编:100101本期通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吴炳方研究员领导的CropWatch 国际团队完成。贡献者排序(贡献者排序(按照贡献大小按照贡献大小)如下)如下:吴炳方、李睿、田富有、覃星力、杨雷东、张淼、李孟潇、井康健、马慧、曾红伟、李俊斌、潘庆成、王轶璇本期编辑:李睿通讯作者:吴炳方,电子邮箱:,CropWatch 在线资源:在线资源:本期通报的报告、数据及图表的下载地址为http:/ 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通报中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并不代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
2、观点,也不代表支持单位 GEOGLAM 和 ANSO 的观点;CropWatch 团队也不保证结果的精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支持单位对因使用这些数据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通报中使用的地图边界来自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全球行政单元(GAUL)数据集,中国边界来自中国官方数据源。地图中所使用的边界或掩膜数据并不代表对通报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任何官方观点或确认。主要结论 I主要结论2025年 3-5 月全球作物生产形势指数(CroPI)为 1.05,维持在基准线以上,表明全球农作物生产条件总体略优于正常水平,但区域分化特征明显,北半球的 CroPI 为 1.03,南半球和热带地
3、区的 CroPI 均为 1.10,这种“南强北弱”的格局与上一监测期(1-3 月)一致,但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全球小麦与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有效保障了全球粮食供应稳定(A1.1),全球小麦总产量 7.52 亿吨,增长 1.25%,北半球 8 个主产区冬小麦种植面积略有增加(1.3%),但单产下降 0.44%,总产量增加 0.5%,增至 6.7246 亿吨。南亚东南亚 8 个水稻主产国种植面积增加2.35%,但是单产增加 1.69%,总产量增加 4.08%,增至 1.1582 亿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干旱造成小麦单产分别下降 10.6%和 4.2%,小麦总产减产 3.1%。监测期加拿大作物种植进展顺
4、利,已种植耕地 3036.4 万公顷,占比 63.9%。受到 5 月以来强降水影响及贸易形势的拖累,美国中西部大豆玉米主产区种植进度迟缓,播种面积较往年偏低 11%。2025 年中国夏粮总产量为 1.4534 亿吨,同比增产 37 万吨,增幅为 0.3%,较 2024 年的增速明显放缓。全国冬小麦平均单产预计为 5422 千克/公顷,同比下降 1.8%,但种植面积同比增长 2.2%支撑总产量同比略增 0.3%,为 1.3175 亿吨,呈现“面积增、单产降、总产稳”特征。其中东北地区种植比例达到 61.84%,作物播种进展良好。2025 年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水资源管理和干旱应对。本监测
5、期内全球旱情整体趋于缓解,旱情严重的区域从 3 月的 37.7%下降到 5 月中旬的 21.1%,其中约 70%的农业区域气温偏高 1.5以上,约 52%的区域降水较常年偏少 10%以上、约 28%的区域偏少 30%以上,形成广泛的干热胁迫。2025 年春季,中低纬度地区南北对流旺盛,风雹灾害呈现频发态势,农田防护林体系面临严峻防护压力。预测显示 7-8 月全球雨养农业区 PDSI有望从中旱减缓为轻旱,但中西欧、印度和中南半岛部分地区的旱灾存在恶化风险,需加强监测预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全球农情速报 2025 年 6 月 II目录主要结论主要结论.I第一章第一
6、章 全球展望全球展望.51.1全球粮食生产形势.51.1.1 全球总体形势.51.1.2 全球旱灾形势及展望.71.1.3 展望.101.2北半球冬小麦产量预测.101.3南亚东南亚水稻收获评估.12第二章第二章 主产国与粮食安全主产国与粮食安全.152.1主产国/主产区.152.1.1 中国.152.1.2 法国.182.1.3 美国.192.1.4 俄罗斯.212.1.5 乌克兰.232.1.6 印度.232.1.7 加拿大.252.1.8 热点地区.26第三章第三章.国家报告国家报告.29附录附录 1.CropWatch 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表格表格.32A1.1全球产量.32A1.2农气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