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8月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2知识产权声明知识产权声明本文件的知识产权属南方电网公司所有。对本文件的使用及处置应严格遵循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规定或获取本文件的合同及约定的条件和要求。未经南方电网公司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对外披露、复制。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atement This document is the property of and contains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o
2、wned by CSG and/or its related proprietor.You hereby agree to treat this document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agreement under which it was provided to you.No disclosure or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permit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SG.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CON
3、TENTS目 录目 录0201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南方电网人工智能赋能实践南方电网人工智能赋能实践03当前面临的挑战及下一步发展计划当前面临的挑战及下一步发展计划3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1.1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1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专家系统、正则表达式等人工智能手段在电力行业数据采集,自动控制,故障定位等领域早有应用实践。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网络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为电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建立技术基础。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 Transformer 为基础的大模型行业应用开始快速发展。2023年,智能客服大模型开始广泛部
4、署。2024年,大瓦特-CV视觉大模型试点应用。多模态大模型,时序预测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研究近期实现突破。智能电网管理智能客服科学计算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图像分类自动控制专家系统正则表达式机器学习负荷预测智能巡检隐患识别CNNImageNetLSTM深度学习技术实际应用取得显著突破,电力行业AI技术开始起步。2016年,南方电网研发出第一个AI应用负荷预测。2018年,CV类AI开始得到应用,第一套隐患识别算法投产。电力人工智能应用集中于小模型领域。电力系统规模快速扩大,形成以大机组、超高压输电和电网互联为特征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信息系统从离线系统逐步发展为在线系统,调度自动化从
5、电话通信传递系统状态向调控一体化转变。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单体软件应用发展为信息集成应用。4 4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力人工智能也经历了技术积累、应用突破和大模型应用阶段。随着电力人工智能发展逐渐走向深水区,面对新型电力系统“两高两高”特性的要求,随着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要求智能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解决电网生产调度规划等核心应用场景的挑战。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1.2 AI赋能是承载“两型建设”的关键路径(1/4)1.2 AI赋能是承载“两型建设”的关键路径(1/4)三大挑战三大挑战安全性安全性充裕性充裕性经济性经济性充裕性挑战
6、:充裕性挑战:新能源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难以稳定可靠供电,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不同时间尺度供需平衡调控难度增加,对新能源资源评估与发电预测、电力电量平衡、跨时空资源配置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性挑战:经济性挑战:新能源能量密度小,发电利用小时低,波动性强,需配置灵活性电源或储能协同运行,大型新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需配套建设汇集网络和送出通道。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安全充裕的相关成本需要得到有效疏导和约束,相关价值需要得到充分识别和认可。安全性挑战:安全性挑战:风光新能源、大部分新型储能和新型负荷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电网,引入了不同于传统电网的非线性多时间尺度耦合动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