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海产业战略价值、发展驱动因素及产业图谱分析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深海产业战略价值、发展驱动因素及产业图谱分析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行业研究市场分析深度洞察行业分析报告2025INDUSTRY REPORT 2 0 2 5 深海产业战略价值、发展驱动因素及产业图谱分析报告 目 录 深海产业:决胜未来的资源争夺战与战略新高地.4 国家战略引领,中国深海产业加速发展.7 政策强力驱动,战略高度提升.7 资源禀赋优异,产业基础扎实.8 技术快速发展,短板亟待补足.10 产业图谱:材料筑基、装备突围、信息化赋能.14 材料部件:探索耐压耐蚀的性能边界.14 装备制造:深海重器的场景化突破.18 军用:构建立体化水下攻防体系.21 民用:支撑深海活动的数字新基建.23 图表目录 图 1:空天海一体化网络是深海、低空和卫星的结合.4
2、图 2:我国石油进口需求高增,对外依存度高.5 图 3:我国天然气进口需求高增,对外依存度高.5 图 4:我国镍、钴资源匮乏,储量占比低.5 图 5: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6 图 6: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多元(2024 年).9 图 7:中国载人深潜实力卓越.10 图 8:我国的“梦想号”万米钻探船是全球首艘具备 11000 米钻探能力的科考船.11 图 9:海底观测网主要包括岸基站、海底供电系统、海底通信系统和仪器设备.11 图 10: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海底观测网核心组网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 图 11:深海经济产业链覆盖材料、装备、军民应用.14 图 12:多种类型的材料是支撑深海装备
3、“下得去、上得来、看得见”的基础.15 图 13:碳纤维在海洋工程中应用广泛.16 图 14:深海材料存在“多、小、散、杂”的特点.17 图 15:美国公司 Teledyne Marine 的 SeaBat 系列产品代表深海传感器国际领先水平.18 图 16: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体系庞大.19 图 17:全海式工厂是海洋油气开采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20 图 18:深海采矿装备体系规模大难度高.21 图 19:水下攻防对抗体系.22 图 20:海底光缆通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24 图 21:海底数据中心可通过接入海上风电场提高绿电使用率.24 表 1:国家层面海洋经济和深海产业政策持续出台.7 表
4、 2:地方政府加快布局深海科技.8 表 3:我国深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8 表 4:我国已申请到五个国际海底区域专属勘探区.9 表 5:钛合金逐渐成为工作深度 6000m 以上的载人深潜器及耐压壳体主流材料方案.15 表 6:主要国家对陶瓷在潜水器耐压壳中的应用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实践.16 表 7:世界主要大国积极开展大型和超大型 UUV 研制.23 表 8:水声通信是实现水下信息无线远距离传输的最可靠手段.24 深海深海产业产业:决胜未来的资源争夺战与战略新高地:决胜未来的资源争夺战与战略新高地 深海海域是开发潜力最大的战略空间。深海海域是开发潜力最大的战略空间。近一百年来,全球人口和经济持续快
5、速增长,90%的人口居住在 10%的陆地上,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人类进一步发展亟须开拓新空间。而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 71%,平均深度约为 3682 米,其中约93%是深度大于 200 米的深海海域,是地球上面积最广、容积最大的地理空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潜在战略空间,却长期停留在“地理发现”阶段。发展深海经济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1)建设水下立体攻防体系,保障国家安全建设水下立体攻防体系,保障国家安全。深海装备与技术的成熟度和自主可控能力关系到我国在深海空间的战略布局和军事能力。尽管我国近年来军事实力提
6、升较快,但在深海装备研发方面,如水下传感器、大功率深水电缆、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能力不足,目前仍部分依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深海领域的战略自主权。空天海一体化网络融合天基卫星系统、空基无人机和海基船舶网络,在深海作业中可以提供实时的通信支持和数据传输,确保深海装备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作业。空天海一体化网络使深海科技与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国防安全技术体系,为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图 1:空天海一体化网络是深海、低空和卫星的结合 数据来源:虎嗅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深海蕴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