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白皮书(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白皮书(99页).pdf(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未来网络白皮书系列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组委会2025年8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紫金山实验室及其合作单位所有并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或是组织在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引用本白皮书中的文字、数据、图片或者观点时,应注明“来源:紫金山实验室等来源:紫金山实验室等”。否则将可能违反中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对此紫金山实验室有权追究侵权者的相关法律责任。编写说明编写说明 主要编写单位:主要编写单位: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清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润泽集团河北省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菲尼克斯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紫金山实验室、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
2、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员:主要编写人员:叶迎春、陈刚、钱锐、华强、葛宇、邵静兴、王俊颉、张英伟、林杨、王远、张秀芳、胡华、梁恩泉、方毅然、李政隆、张萌。I 前 言(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可信数据空间的需求(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可信数据空间的需求 当前,全球已进入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时代。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0%,数据总产量达32.85 泽字节(ZB),同比增长 22.44%。然而,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仍面临严峻挑战:仅有 2.9%的数据被有效保存,企业超过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近 40%,数据资源“沉睡化”现象突出。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循环
3、体系的梗阻传统数据流通模式难以平衡“安全可控”与“高效利用”的双重需求,具体表现为三大困境:1.数据流通的“信任困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释放依赖跨主体、跨域的高效流通。但企业间因商业机密保护、权属界定模糊、合规风险高等顾虑,形成“不敢共享、不愿开放”的僵局。全国人大代表柳江在 2025 年全国两会中指出:“多方数据跨界融合需求明确,但大规模数据流通利用场景仍在探索”。尤其在 AI 驱动的智能体协同场景中,数据需在算法模型间高频交互,传统点对点交易模式无法满足实时性、高并发需求,亟须构建基于共识规则的可信环境。2.数据应用的“效能困境”现有数据基础设施存在“三低”短板:互通效率低:政务
4、、金融、工业三大重点领域数据空间占比超 52.5%,但平台间因技术标准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II 场景适配低: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数据流通赋能”第三阶段,但医疗、能源等行业因数据格式异构、协议差异导致协同效率低下;价值转化率低:据调研,数据流动量每增加 10%可带动 GDP增长 0.2%,但对各行业利润的平均促进率仅 10%左右,需通过可信机制提升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3.数据安全的“合规困境”数据跨境流动、隐私泄漏风险加剧监管复杂性。例如,欧盟通过GAIA-X 计划构建行业数据空间核心平台,美国科技企业推出数据空间沙盒环境,均以技术主权争夺为导向。我国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
5、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但在执行层面仍面临两难:技术层面: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性不足,数据脱敏与可用性难以兼顾(如医疗数据共享需动态脱敏但可能失真);机制层面:数据权属划分、收益分配规则缺失,导致企业间协作动力不足 4.可信数据空间:破解困局的中国方案 为应对上述挑战,可信数据空间(Trusted Data Space,TDS)应运而生。其本质是以共识规则为基石、技术赋能为支撑、生态协同为目标的下一代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信任基座:通过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数字身份认证 III 实现数据“权属清晰、用权可控、维权可溯”,降低流通信任成本;激活要素效能:依托确定性网络技术(
6、如 SRv6 可编程路由、意图驱动网络)绑定 SLA 服务质量,确保工业质检等场景端到端时延10ms、算力可用性99.9%,支撑实时决策;驱动生态革新:分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场景推进,如长虹供应链金融平台整合应付账款数据赋能中小微企业信用增值,济南财金集团通过城市数据空间实现全流程风控。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到 2028 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数据产业集群,激活万亿级市场潜能。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从“概念验证”迈入“规模落地”新阶段,为智能体协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二)确定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