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ARK:2025下半年CIO办公室报告(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亚ARK:2025下半年CIO办公室报告(69页).pdf(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1-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2-目 录引 言结 语一、宏观分析:矛盾性力量的双向拉动二、投资策略:结构性配置的三大核心三、资产配置:非对称收益的三维均衡3661333441435452040505424-(一)资产配置底层逻辑的重构-(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构:叙事改变“风起云涌”与债务扩张“涛声依旧”-(三)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主权国家在稳定币领域的 角逐-(一)三类核心策略:现实性+前瞻性+灵活性-(二)财富架构设计:身份规划与资产架构的双重协同-(一)全球资产配置方案建议:实现三维均衡-(二)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再平衡:进可做多波动
2、率,退可应对尾部风险-(三)家业长青:生存优先,总体最优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3-引 言从通胀逻辑迈向科技通缩的资产配置新范式我们正在走入一个由“通缩逻辑”主导的资本新时代自 2020 年以来,全球步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时代。地缘冲突不断升级,供应链重构持续深化,货币政策在宽松与紧缩之间大幅摇摆,使传统投资逻辑频频失效。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经济结构信息、计算与能源的边际成本,正快速逼近“零”。诺亚控股董事局主席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4-如今,资本市场所面临的焦虑,不仅仅源自收入差距的扩大,
3、更深层次的,是对现有经济制度可持续性的怀疑。在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货币持续宽松之后,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穿透幻象的资产配置逻辑究竟为何?在明日的代价(The Price of Tomorrow)一书中,加拿大经济思想家 Jeff Booth 一语道破关键:“科技应带来通缩、带来更便宜的生活、更高效的社会,但我们却用通胀的逻辑在运营一个已经不匹配的世界。”如果说过去 20 年,投资的主题是如何对抗通胀、配置通胀受益资产;那么接下来的 20 年,核心议题将转向:如何理解科技型通缩、接受通缩,并从中获益。AI 的加速发展,不仅揭示了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更催生了一场关于“价值本源”的认知觉醒。未来的世界,
4、将不再由债务推动的资产泡沫主导,而是由科技通缩与效率红利构成的全新增长引擎。对财富管理者而言,问题不在于是否回避通缩,而是如何拥抱科技带来的通缩红利,重构资产结构在现实中稳住防线,在未来中寻找增量。一、通胀资产的“现实锚”:仍重要,但逻辑正在老去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并非单一的“高通胀”或“低通胀”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5-周期,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双轨结构”:一方面,地缘冲突、去全球化、人口老龄化与能源转型正构成结构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引发深层次的结构性通缩。因此,未来的资产配置,不再是简单的“多/空”判断,而是要理解并利用这对并行的张力在现实中对冲通胀,在
5、未来中捕捉通缩红利。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6-过去几年,大规模货币扩张与财政刺激,使全球资产价格膨胀。原材料、房地产、安防、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这种上涨并不只是投机现象,更是对风险与制度信任缺失的“锚定性反应”。与此同时,结构性通胀正以多种形式持续演化:1.地缘政治催生军工与资源价格上涨;2.人口老龄化推升社保与医疗开支;3.绿色转型引发能源重构成本抬升;4.财政赤字货币化加剧政策型通胀风险。我们必须承认,这些资产虽然逻辑渐旧,但仍是现实周期中的“对冲锚”。然而,如 Booth 所言:“当政府企图用短期手段对抗结构性问题时,代价并不在今日,而在明日。”过度依赖
6、货币与财政手段,正透支这些资产的长期估值弹性。通胀资产为何仍不可或缺?2025 下半年诺亚控股 CIO 报告-7-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理性的资产配置框架,应当:保留较大比重的通胀受益型资产权重,用以应对滞胀、财政风险与现实冲击;为长期科技通缩腾挪仓位空间。二、科技型通缩:从边缘幻想走向资本主轴科技的本质是以更少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因此科技是结构性通缩的最主要来源。这种通缩具有两个核心特征:1.成本下沉:推动服务、生产、交付成本持续下降;2.边际用户无限化:AI 与平台化架构打破服务边界,从“企业客户”延展至“连接节点”。这意味着,边际效率提升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价值洼地。配置建议:具体体现包括: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