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扁平的U-2022年Q2中国宏观金融报告(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IFD:扁平的U-2022年Q2中国宏观金融报告(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宏观金融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张旸2022 年 7 月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扁平的 U 摘摘 要要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末和第二
2、季度初,5、6 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降幅收窄或者企稳回升,经济表现进入修复通道。第二季度总需求的特征是,出口超预期,价涨量跌趋势没有变;固定投资放缓,基建投资较快增长;消费萎靡,PPI 通胀正在传导变成 CPI 通胀。第二季度资金面相对宽松,财政发力推动实体经济融资进一步提速,政府部门的信用总量规模超过了居民部门,为2018 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在三重压力叠加疫情扰动下,政府还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发挥引领作用。企业信用扩张小幅提速,短期融资需求旺盛,投资需求不强,委托贷款拖累因素减弱。在大宗商品供给恢复正常之前,上下游企业经营分化的现象大概率会延续。当前行业景气度改善,高存款将为企业复苏储备充足
3、的资金“弹药”,若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话,企业经营料将延续修复。政府部门信用扩张加快,积极财政靠前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将在第三季度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全面前置,在发挥稳定经济作用的同时,可能也会导致地方财政、特别是弱资质地区的资金缺口较大,掣肘后续财政政策空间。居民信用扩张延续放缓,存款增速提高。收支放缓与就业市场不均衡导致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难以恢复。预计随着全国疫情形势逐步缓解,下半年企业效益将逐步修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收入增速、稳定劳动力市场,提振居民本报告负责人:本报告负责人:殷剑峰 本报告执笔人:本报告执笔人:殷剑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
4、验室副主任 张旸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宏观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NIFD 季报季报】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II 的消费和投资信心。与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相比,本轮经济受到的冲击程度相对较小,除了消费以外,几乎所有经济指标已经恢复正增长。当前问题主要在于反复持续的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只要信心能够恢复,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远快于 2020 年同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特别是对疫情政随着
5、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特别是对疫情政策可能采取策可能采取的重大调整,加之加码发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将在下半年收效,从的重大调整,加之加码发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将在下半年收效,从第三第三季度开始至明季度开始至明年年第二第二季度经济将进入显著扩张的周期,季度经济将进入显著扩张的周期,预计今年经济走势将呈现扁平的预计今年经济走势将呈现扁平的 U 型型。目 录 一、宏观经济.1 二、宏观金融.3(一)企业部门.4(二)政府部门.6(三)居民部门.7 三、下半年趋势展望.8 1 一、宏观经济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初,5、6 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降幅收窄或者企稳回升,经济表现进入修复通道。
6、第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净出口反超投资成为第一拉动力(图 1),拉动 GDP 当季同比 0.98%,资本拉动 GDP 同比 0.27%,最终消费支出继 2020 年 6 月份之后再次形成拖累项,拉动 GDP 当季同比-0.84%。总需求的特征是,出口超预期,价涨量跌趋势没有变;固定投资放缓,基建投资较快增长;消费萎靡,PPI 通胀正在传导变成CPI 通胀。图图 1 对对 GDP 当季同比的拉动(当季同比的拉动(%)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出口超预期,价涨量跌趋势没有改变。出口超预期,价涨量跌趋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出口表现超预期,累计同比增速在 5 至 6 月份连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