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电子&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国产替代揭开序幕新材料行业春天将至-20200220[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电子&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国产替代揭开序幕新材料行业春天将至-20200220[76页].pdf(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2020 年 02 月 20 日 电子电子&化工化工 国产替代揭开序幕,新材料行业春天将至国产替代揭开序幕,新材料行业春天将至 受益受益 5G,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迎来新发展大机遇。行业迎来新发展大机遇。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统 计, 可以看到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姿态, 从2001年的1472.5 亿美元一路提升至 2019 年的 4110 亿美元。虽然在 2019 年全球半导体 销售额因为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从而略微下滑,但是从 19 年 6 月开始全球 半导体销售额呈现恢复的态势,环比数据明显优于 2018 年同月份环比数 据。我们认为目前随着下游多方需求
2、恢复的共振,将史无前例的带动半导 体行业在 5G 的飞速发展,再创新高。 中国需求巨大, 国产替代化空间巨大。中国需求巨大, 国产替代化空间巨大。 虽然目前半导体市场的需求在中国, 但在半导体领域目前仍然处于关键器件被海外“卡脖子”。我们以智能终 端为例进行拆解、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华为作为一家系统级公司,已经 在大部分芯片品类上自给自足,同时也注意到存储、射频、模拟芯片上仍 然存在短板、受制于人。再向半导体原材料方面看,其实对于半导体制造 材料的国产化率同样较低,大部分原材料均为进口。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 的数据统计中国在 2017 年半导体原材料国产化仅约为 20%, 出口半导体 材料的单价
3、也仅为进口单价的 60%,差距甚大。 国产替代国产替代化逐步揭开序幕, 国内厂商初冒头。化逐步揭开序幕, 国内厂商初冒头。 虽然中国半导体制造材料的 技术与国外差距仍然巨大, 而技术的差距则致使部分国产材料无法满足芯 片所需。但是由于目前摩尔定律的放缓,对于材料的升级需求相对放缓的 情况下,中国厂商则具备了该赛道上追赶甚至超车的机会。目前国内在硅 片、光刻胶、CMP、湿化学品等多方面均实现了一部分的国产替代,我们 认为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中国厂商具备着巨大的国产化空间的同时,技术 的同步提高将会给予这些厂商更好的发展空间。 OLED 下游应用持续渗透,下游应用持续渗透,LCD 行业反转迹象已出行
4、业反转迹象已出:OLED 需求驱动持续 渗透, 新产能释放带动出货量提升, 大尺寸 LCD 受益超高清视频发展, 迎 涨价周期行业步入反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贡献 AMOLED 市场增量。 智能手机端, AMOLED 屏幕由高端向中低端机型渗透, 可折叠形态带来新 增量, Counterpoint 预测 2022 年配备 AMOLED 屏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 达到 8 亿台。智能手表端,DSCC 预计 2019 年出货量快速增长或将带动 OLED 单位出货量提升至 7310 万。超高清视频发展,大尺寸液晶面板直 接受益提升市场份额。OLED 大陆 G6 AMOLED 产能集中开出,带动出 货量
5、提升。我们判断 LCD 行业反转点已来,Q1 报价呈上行趋势,短期看 需求向上,中期韩国产能退出行业格局扭转,长期大陆厂商主导权逐渐增 强。 下游转移升级趋势为下游转移升级趋势为新型显示材料进口替代新型显示材料进口替代创造历史性机遇:创造历史性机遇: 面板行业的 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上游光学材料的需求爆发, 目前国内企业在背光模组中 扩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等领域的供应能力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在偏光 片及其膜材、柔性显示材料、OLED 有机发光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国产化仍 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进口替代仍是较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外部环境边际恶化、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 及预
6、期、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产业化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测算以及拆分数据存在一定误差。 增持增持(维持维持) 行业行业走势走势 作者作者 分析师分析师 郑震湘郑震湘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120002 邮箱: 分析师分析师 王席鑫王席鑫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20002 邮箱: 分析师分析师 孙琦祥孙琦祥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8 邮箱: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 电子:射频:全球紧缺加剧、国产放量在即2020- 02-19 2、 电子:政策创新齐飞,电子全面看好2020-02-16 3、 电子:制造业的桂冠,制程追赶者的黎明晶圆 代工系列(一) 202